您好,欢迎访问洪震南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孽债新书推介-胡胜、赵毓龙校注:《西游戏曲集》-古代小说网

全部文章 admin 2019-06-02 252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新书推介|胡胜、赵毓龙校注:《西游戏曲集》-古代小说网


胡胜、赵毓龙校注《西游戏曲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
内容简介
自上世纪初“西游学”形成伊始宋恩伊,“西游戏”就是学界重要的考察对象。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积累与等待,“西游戏”逐渐由百回本“成书—影响”研究中的参照坐标,转变为专题研究的独立对象。
尤其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摒弃“百回本中心”的思维定式,不再将其视作百回本小说的“前期准备”或“后世注脚”,转而从戏曲自身的艺术成规和经验传统来考察“西游戏”。可以说,“西游戏”已经从百回本“成书—影响”研究的传统框架中脱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研究方向。
独立研究方向的正式确立,首先需要足够体量的文献基础。在这方面,“西游戏”自有其庞大的文本队伍。自胡适、郑振铎以后的一代又一代学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西游戏”文本(及相关史料文献)的蒐集与整理工作,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向以丞,这些珍贵的资料都未能被汇集到一起,得到统一整理。
资料汇编固然可以总聚各类文献,但限于篇幅、体例,往往对体制巨大的戏曲作品“望而却步”。这就需要一部完备而可靠的戏曲选集,该书正是基于这样的实际需要而问世的。
该书基本涵盖历史上参与重述、再造“西游故事”的主要作品,以南戏、杂剧、传奇等体式为主贺梦婷,既有如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等今天已然较为常见的作品,也有如《火焰山》、《婴儿幻》、《莲花会》等稀见作品,不少文本是第一次得到点校整理。对于学界而言崔峰铭,这是一部方便易得而又完备可靠的资料集成,而这也恰恰是《戏曲集》最突出的价值和意义绝代艳修之旅。
这部《戏曲集》是由胡胜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游记》跨文本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17ZDA260)的阶段性成果。对于整个研究团队而言,这不是结束,而只是一个开始,有更多零散的戏曲作品(尤其“花部”崛起之后各地方剧种里的“西游戏”)需要得到蒐集与整理。
而文献整理工作大抵总是如此,一部集成付梓之后,连三带四,牵五挂六,必然催生一系列资料集成的问世。相信该团队会给学界呈现更多惊喜。
乾隆内府本《进瓜记》
目录
书影
前言
凡例
陈光蕊江流和尚(残)
鬼子揭鉢(残)
二郎神锁齐天大圣
西天取经杂剧(残)
西游记杂剧
西游记传奇
升平宝筏
吴氏所藏《升平宝筏》
火焰山总讲
黄袍郎
婴儿幻
莲花会
钓鱼船
进瓜记
江流记
后西游记
后西游
附录
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节选)
参考书目
后记
前言
乾隆内府本《江流记》
作为“世代累积型成书”的典范之作,小说《西游记》经历了从“集腋成裘”到“点铁成金”的飞跃。在《西游记》的成书及接受过程中,“西游戏”一直是不可或缺的重镇孙小蝶。
从宋元戏文《陈光蕊江流和尚》、《鬼子揭鉢》,到元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西游记杂剧》,乃至《二郎神鎻齐天大圣》等,都成为小说《西游记》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从表层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到深层的精神意蕴、主体寄托,前者对后者的影响近乎无处不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西游戏”就没有《西游记》小说。
而当小说《西游记》问世以后,“西游戏”又成爲其传播、流布的主要渠道之一迷踪霍元甲。小说《西游记》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获得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市井平民不同接受羣体异乎寻常的青睐。其受众之广,狂热度之高,令人惊诧。其后“西游戏”的大量搬演林显宗,堪称推波助澜,实有锦上添花之效。从宫廷到民间,明传奇、清传奇,花部、雅部,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清康熙帝曾专门降旨,命人改编“西游”旧本:
《西游记》原有两三本奇美拉君,甚是俗气。近日海清,觅人收舍(疑当作“拾”),已有八本,皆系各旧本内套的,曲子也不甚好。尔都改去,共成十本,赶九月内进呈。[1]
于是便有了宫廷新编本的出现。之后,乾隆年间张照奉圣谕在此基础上编创了《升平宝筏》:
乾隆初,纯皇帝以海内升平,命张文敏制诸院本进呈,以备乐部演习,凡各节令皆奏演……演唐玄奘西域取经事,谓之《升平宝筏》,于上元前后日奏之。其曲文皆文敏亲制,词藻奇丽,引用内典经卷,大为超妙……[2]
这部长达二百四十齣的鸿篇巨制可以说是戏曲史上的一大奇观,是“西游戏”的集大成者。尽管因为体例所限,难免颂圣谀辞等陈辞俗套,但匠心独运之处亦比比皆是。
从戏曲发展、演变的角度来说,此戏承前启后之功,不可忽视。一方面作者汲取了宋元南戏等源头活水,使之有“本”而发,一方面又自出机杼,凿空镂影。可谓有继承,有发展。
从传播的角度来说,编创者成功地把案头之经典,转化为“场上”之经典。有意放大了小说中极具戏剧性的情节元素,加以敷演、调度,使之更具观赏性。
辽海出版社版《西游记戏曲集》
其后活跃于氍毹之上的《西游记》,不论是连台本戏,还是单齣折子戏,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它的节略、拆装重生窈窕庶女。其影响力已远超宫廷之外阿里代伊,在民间亦广为流传,这点仅从剧本的衍变即可见一斑。所以说以《升平宝筏》为代表的“西游戏”,自有其发展脉络,极具研究价值。
稍觉遗憾的的是,以往学界在讨论《西游记》与“西游戏”之关系时,多以百回本小说为本位,从其“成书”与“影响”两个方面去评价“西游戏”的地位和价值。这固然有利于对百回本小说的深入研究,却也给“西游戏”的独立研究造成了负面影响。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百回本之前的几部戏曲作品,由于参与了成书过程,受到更多关注;而百回本之后的戏曲作品,则被认为在思想和艺术上远不及百回本孽债,长期受到冷落。
较具代表性的观点是:“长篇章回小说《西游记》在‘唐僧取经故事’历代传播积累的基础上完成,在这一过程中,‘西游戏’占据着重要位置……比较小说成书之前与小说成书之后的‘西游戏’,可以发现小说《西游记》刊行之前,取经故事尚处于变化之中。
而在其刊行之后,取经故事便被定型化,几乎所有的‘西游戏’都是根据小说改编而成。与此同时,这些‘西游戏’又都未能表现出小说本身所具有的哲理内涵。”[3]
但在梳理“西游戏”(尤其是百回本小说问世之后的“西游戏”)的流变过程中,我们发现,一方面如前者所说,“西游戏”深受小说影响;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大量的“西游戏”并非单纯的照搬说部亦步亦趋。它们之间的关系,确切说是“相互阐释”或“对话”,形成了微妙的“互文”。
“西游戏”不仅仅是小说单纯的脚注,尽管从总体上看无法企及百回本小说的艺术成就,但如果具体到单个“西游故事”的演变,其艺术成就可能并不亚于,甚至高于百回本。因为它有独特的阐释空间和传播渠道。
所以,对于“西游戏”的深入研究别具意义,一方面它是小说《西游记》的传播、延伸重生中考后,另一方面它又是自成一格的独特的参照体系,别有洞天。
《西游故事跨文本研究》,赵毓龙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鉴于此,我们对“西游戏”爬梳、整理,上至宋元,下迄明清,共选18部(其中正文17部,附录1部)代表性作品,包括《陈光蕊江流和尚》(残)、《鬼子揭鉢》(残)、《二郎神锁齐天大圣》、吴昌龄《西天取经杂剧》(残)、杨景贤《西游记杂剧》、《西游记传奇》、《升平宝筏》(二种)、《火焰山总讲》、《黄袍郎》、《婴儿幻》、《莲花会》、《钓鱼船》、《进瓜记》、《江流记》、《后西游记》(二种),以上正文。
附录部份节选了郑之珍的《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因其与“西游记”纠结不清,立此存照。
这其中既有宋元戏文,也有元明杂剧,更多明清传奇。不乏较为稀见的文人案头之作(如金兆燕的《婴儿幻》传奇),也有戏班的演出脚本(如春台班的《火燄山总讲》)。至于民国以后的许多作品,诸如京昆舞台一些常演剧目《安天会》、《沙桥饯别》之类,限于篇幅,只好割爱。
一些入选作品情节上或有重叠,如无名氏的《进瓜记》与张大复的《钓鱼船》等,一者因为版本稀见难得,一者如将此类作品排列比勘,从中可以窥见“西游戏”场上流变之一斑。因此,不避重复之嫌,一并选录。
总之,本书试图为“西游戏”的流变勾画出一条相对清晰的线索,供专业研究者进行专题研究,当然也希望为一般读者提供一种通行可读的校注本。
后 记
《明清神魔小说研究》
五年前,曾经出版过一本《西游记戏曲集》,然而一直心中惴惴,华波波一则因为“鲁鱼亥豕”在在难免,一则因为其后又不断有珍本发现,难免遗珠之恨。所以,不揣冒昧,又重新编纂了这个本子,对原来所收篇目做了大幅调整。
本书的问世,实在是在朋友们的鼓励、督促之下完成的。因其工作量之大,程度之繁难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每每有懈怠之意,是大家不断敦促我这个“散人”,才使得本书终得付梓。
衷心感谢苗怀明(淮茗)、纪德君、罗书华、张廷银几位仁兄为我出谋划策,提供资料。尤其是书华师兄亲率弟子,帮我校对、窍实藏在上图的那两部“珍本”——《进瓜记》、《江流记》。在首都师范大学求学的沈笑颖博士牺牲自己的宝贵时间帮我抄录了全部《婴儿幻》传奇。日本学者矶部彰、矶部祐子先生则寄来了他们影印的《江流记》、《进瓜记》系列珍本。我的几位研究生李晨、詹妮、韩洁帮我做了大量的录入、校对工作。
我的两位助手赵毓龙博士、郭峪良博士(生)更是承担了大量的案头工作。
最后要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周绚隆兄、葛云波兄及责编徐文凯女士。
感谢所有无私帮助过我的朋友们!谢谢大家!
注释:
[1]故宫博物院掌故部编:《掌故丛编·圣祖谕旨》刳屋敷剑八,中华书局,1990年,第51页。
[2]昭槤:《啸亭续录》卷一“大戏节戏”,中华书局,1980年,第377页河田雅史。
[3]王平:《“西游戏”与〈西游记〉的传播》,《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第2期。
【相关阅读】
胡胜:写在《西游故事跨文本研究》前面的几句话
胡胜:重估“南系”《西游记》:以泉州傀儡戏《三藏取经》为切入点
赵毓龙:殷小姐为啥不选择“狗带”
赵毓龙:孟玉楼,你为啥不“晒箱子”? 孔子
作者:玉珏,胡胜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