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洪震南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大麦茶的做法穿汉服、写古文、策划诗词大会,这位北郊中学的女生行侠仗义才貌又双全-新读写

全部文章 admin 2017-08-31 310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穿汉服、写古文、策划诗词大会,这位北郊中学的女生行侠仗义才貌又双全-新读写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阅读明星大PK||作文门诊||爱读书的语文老师
名师教你写作文||素材库&新书架
都知道未来高考越来越重视阅读量,也都知道如今的学生埋首于课业没时间读书,但是!!上原美佳!你知道那些酷爱阅读的年轻人们,是怎么迷上读书的吗?你知道海量阅读,到底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怎样的帮助?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学生中的阅读明星!

她从2周岁开始认字歌诗达协和号,小学二年级以前读完了《红楼梦》;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涉猎诗词评论类书籍;
她无师自通,练成一首老练的软笔书法,有事没事,用毛笔字抄一段《金刚经》;
她是同学眼中行侠仗义、才貌双全型的女生;
高中三年,她活跃在校园文艺活动上;在上海市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的120周年诞辰日,她作为导演、编剧、水袖独舞舞者,带领学校文学社团文峰社全体成员,创作了一台名为《千钟君未醉》的舞台剧,演出串联了1949年前中国社会的重要历史桥段,她和小伙伴们穿上汉服,吟诵五四时期的诗歌,向母校献礼;
她曾与老师一起策划、组织北郊的诗词大会,毛遂自荐,揽下出题的全部任务,因此在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中获得了极高的成绩;
17岁时,她由学校引荐,进入一家政经类期刊社,协助主编完成文案辅助工作,修成社会实践学分,忙时,她每天要看至少一两万字的文稿……

左三是黄兆绮。这是她第一次带领文峰社登台表演。

黄兆绮的《千钟君未醉》脚本文字方案。其中,收录了上自秦朝,后至民国的诗词文赋。
她叫黄兆绮,目前,就读于上海市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中学高三。
来自家人的阅读启蒙
就要走进高考考场的黄兆绮,曾经因为数学成绩不及格而被校长找去谈了话。黄兆绮对数理化的学习并不排斥,她觉得这种健康的心态一部分得归功于她的母亲。
小时候,黄兆绮很喜欢看《物理的奥秘》《有趣的数学》,这是她童年最喜欢的书。这些书都是她的妈妈带回家的,阅读,让黄兆绮早早知道了永动机的原理,还喜欢上了各种化学实验。
更小一点的时候,尤其是上幼儿园时,每天傍晚,黄兆绮都会到自己家隔壁的私营综合性书店里待一会儿,通常,总是等到奶奶忙完了晚饭前的家事才回家。
书店总有两间教室那么大,书籍分类摆放,但不固定位置。进了书店,黄兆绮就自己拿书看,凡是手能够得到的书,她都要看一看。一开始看的是画片,但到了小学二年级时,黄兆绮的阅读量已经覆盖了书店里的全部书籍类别,对小说《红楼梦》的第一遍通读,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的。
无心插柳,读出味道
黄兆绮认字早。2周岁后,她的爷爷常常举起写的大字在她眼前晃,这给了黄兆绮最初的关于汉字的印象。
稍微大一点后,她又跟着爷爷认字,那阵子,黄兆绮最常说的话是“我还没学完,我还没学完”;再长大一点,她的妈妈就在家里的两面墙上挂满裹着白纸,誊写上古诗词的扑克牌,潜移默化中,黄兆绮认了不少字,也对古诗词有了概念。
“小时候看书,书拿在手里,觉得没什么看不懂,所以,总愿意读下去”,黄兆绮说,这种无障碍的感觉领着她读了不少好书。这其中有不少无心插柳的成分,像《家春秋》,起初,她就是因为误以为那是一部小散文而读起来的;又好比《骆驼祥子》,一开始,让黄兆绮着迷的,是书里设计精良的插画。
又如李碧华的作品大麦茶的做法,黄兆绮觉得,最大的收获在于把她的阅读转向了审美的高度。
在题为《梦华录——李碧华及作品小议》的随笔中,黄兆绮这样记录她的感受:李碧华的笔下,生命痴痴走过十丈软红,但是她是清醒的,她是莽苍世间装着酩酊大醉的酿酒人,一边温着烫喉的老酒一边放肆把风流挂齿。读者读她的文章,只觉得咽喉有如利箭穿过。

黄兆绮比较推崇的男作家中有莫言。
又如莫言的历史小说。让黄兆绮印象最深的,是他特有的章节前的荒腔走板(京剧声乐名词。 指演员唱曲音调不准,习惯上专指略低于调门的变音),这种植入,仿佛实体化了的嘶吼着的控诉。
黄兆绮说,文字的排列好像筑起了黎民百姓的哭墙。这种群体式的悲怆,犹如万艳同悲式的废墟徐湘涵,反映的是与整个时代挂钩的,具有进步性的社会问题。她因此感受到,文学是和社会现实平视而非远离的,如此,才是真正的文学。
她也喜欢喜欢史铁生文字中传播的正能量。《我与地坛》这本书,黄兆绮看了好几遍,重复阅读能更新阅读体验,每一次回过头去看,对不少章节段落,都能再做深入的挖掘。
平时,黄兆绮有做及时记录的习惯,看书时想不通的问题,或是被作品、作者激发出来的灵感,她都会逐一记下来,或再通过查阅进行补充,或作为写作的主题收藏,这些看似碎片化的记录,也是她作为文学社团的负责人,为学校的《文锋报》策划、制作专题的内容储备。
读而后写,心灵因此饱满
不管是与文友一起花两年的时间为彼此的第一部小说准备素材大纲,还是研读京剧戏文,创作歌词,或者仅仅是多读一段普京的传记,看一些赵佶的诗词画作,如黄兆绮所说,读书,让生命饱满,读书,是延展生命广度的方式常小刚,读而后写,则更是一件“因为足够开心而具备了意义”的事。
读张爱玲,黄兆绮选择了她的考据之作——《红楼梦魇》。
她喜欢张爱玲带着色彩的文字,那些带着家常气味的词汇,普通到日日可见的小物件,哪怕只是一棵苋菜,因为被转换成“朱翠离批”这样小资的表达而生出了情趣聂琳峰。
这种有意识的重点关注通常被黄兆绮转化为提问、模仿、练习。读书之后能提问,在她看来,才是有效阅读的表现,黄兆绮还说,只有当脑子里的、心里的、眼里的东西都被写出来时,她才能说那是自己的东西。

《言色》,是黄兆琦就写作意象与色彩之间的关联制作的小型专题。她在文字中提取了作家常用的色彩元素。
有时候,黄兆绮会觉得自己写得比写书的人更好,作品中出彩的写作点就成了她主动练笔的题目。因此,黄兆绮说自己的阅读还带着几分傲气,那是一股“你写得好我也不一定非看不可”的劲儿。
担任学生记者的经历让她明白砺罂,相视而坐的最佳状态是能够进入平等的交流,这也在日后形成了她对待书籍与阅读的态度。黄兆绮主张扬弃而非跟从地读书,因为读书的最终诉求,还是帮助自己形成甚至完善世界观和是非观,也正因为这样,她书架上的书,一定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不多买,也不为了存留而收存。
“我能传播文字的意义与价值”
黄兆绮说,在18岁前,她选择将书籍作为生命的陪伴,并以这种方式修成自己的气度与眼界。做个独立的阅读者,可能要面对疑难,但一定不会彷徨。阅读,是让她看到更广阔的世界的窗口,她借用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句话。
这种生活方式也博得了父母的支持,黄兆绮说,她感激家人赞同她尽可能多做一些修身养性有关联的事穿越之山田恋。
黄兆绮不愿意只做一个阅读者,因此,她还选择写下来。十二三岁时,她把自己十岁时对同窗小友的感情写成了一段散文式的文字。
读过李清照的婉约词,她留下“这样的女子怎么不能上阵报效家国”的感叹。十六岁时,她与学长一起沐灵山,为她的第一次长篇小说创作准备起写作大纲,以文会友,这段友谊持续至今。
担任文峰社社长之后,她还亲手设计、绘制明信片,刊印小伙伴们平时写下来的碎片化文字……这个过程中,她觉得自己做得最好的,是练成了“想做就去做”的态度。


这是黄兆琦与小伙伴合作完成的明信片。
她说,作者用文字传播一切值得传播的人、事、物,而我,可以传播文字的意义与价值”,黄兆绮说,这是读与写之间无法割断的粘连。
“莫言的小说很受欢迎。除了感受,阅读作品时,我们还应当正视他笔下的那一段段历史”,黄兆琦说,类似的问题也存在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沿袭与传播不应该被作为谋求利益的幌子,人们应当认识到,脱离了漂亮的商业包装和外部形式的文化内核其实还应当具备为大众所接受甚至喜爱的,能够自主成长和发展的内容,这就如小说创作能融入时事,体现文学与当代社会的关联性一样。

黄兆绮(左四)与她的社团小伙伴们在一起。

01.劳劳竟何归 填词|黄兆绮
华灯碍月朱衣一箫罢
羽琼满庭入目称风雅
点检风月生来轻笑骂
袖手泼茶
一阙新章奏志收天下
锦帐门楣尸位当论杀
忍得辛酸世上好风华
未到吾家
无奈天高风急寒光照铁甲
急景凋 繁弦哑
筹谋江山垂手一枕黄粱罢
愁损病骨支离 竟空话
也曾走笔纸卷胭脂入画
行共珠玉眠伴罗绮苍霞
如何四顾只闻黍离旧话 哭我孤寡
栖楼极目时见旧时归鸦
踏断清明新坟惊见草芽
知己若见酬如何又负他
枉自嗟呀
身放白鹿走马逐青崖
庙堂无烦我身自无瑕
原道山水深处有人家
英姿长飒
少小相识漫书三冬九夏
刎颈愿为竹马
明珠一例空碎作枯石青瓦
宁将死别生离 抵劫煞
梦魂痴寿岁折难付书札
江晚血照堪记西风作答
故人音眸暗换旧誓不假
相携于归家
身换国将息愿金戈勿加
未及迟暮已穷途难归驾
渐老白头重来霜雪不怕
社稷为嫁
故园一夜翻饮悲歌鸣笳
新晴细履来年血染黄沙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人家
生死刹那
蓦回首莫回头诸生苦相
高烛泪尽又演刀兵几场
劳劳送客岁月风平长
枯骨生香
掌中命纹世事已拟作 一卦
02.焦骨牡丹赋 文 | 黄兆绮
余尝闻牡丹,衔赤龙、明幽烛,霞蔚九天,气蒸大泽,幽山窣吹,花底魄飞,杖挑仙蕊,萼揉玉碎,惜云岫且难归,知风烟之不追。天下牡丹,犹以洛阳最盛,遍婪春色,丰容有余,是寻常所不能及也。有称曰焦骨者,纤秾冠沉漫画补档,苍虬枝横,典出千古一人,花作今时两同。
有说唐武周时,则天临朝,牝鸡司晨,越权揽位,杨花未及驯从,桃李相乱何如?日月昭兮凌空,天地俯兮易宗,哀哉。尝于冬日携上官婉儿幸上林苑,但见叶败四庭,无人相扫,鹊颓三冬,空逢寂寥,遂笔走龙蛇,凤谕立就,“阳和之候,肆肃杀之威;解愠之时草字头加内,发刁萧之令,妄希百花芬芳逞艳,”此妍媸毕现。天时人命,天有孰重,人有孰轻,然百花得则人命而废天时,竞逐新枝,意恐彼迟葬尸经,是惧人皇受命于天也。而牡丹恃为超品,傲骨嶒峻,竟谪洛阳,遭逢干戈,朱颜易色,天事多虞,人皇易辙,有昭容妙笔载册,独焦骨野火难灼,晓风无相催,珠玑熠熠如昨尹索微。
及至明皇,河清海晏,春风拂槛,群玉山头长见,一枝瑶台总艳。有霓裳起舞骤下将台,金銮抚掌又别宛转,闻有杲杲红曜,难窥昏昏月沉,社稷何稳,山河何沌?哀哉!香魂空冢委魂,乱蒿衰草眠身,命数更易,难笑绝尘,是天命升平而人不济世也。
后事亦闻长平不平,腥风几荡,建安难安,焦土犹烫。铁骑千乘,孤甲临阵,易主改姓,夺朱非正,岁华难再,姑斫命纹。远闻猃狁,愚毁长城,千家野哭,万民惶惶。哀哉!生逢百罹,死殉国殇,陈本善猛蛟暗蛰,难拟重春。
于今颠花侧帽,又翻此形骸,槐梦却照,泼天如烧,焦骨难老,意气贯袍。
瀛海烟微,何物相与,倒转零丁,翻身锦行,盛随天定,凋凭人命,独此焦骨,支尽天地。
编辑:小皮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这样思考自己的卑鄙行径,到底是幸还是不幸?
这是“中国诗词大会”冠军武亦姝游南浔后写的作文,真好。
直指《中国诗词大会》内容太浅显,这个上海的初二男生不简单!
控江中学高三女生侯思怡:爱上西方哲学,为了寻找生命的答案
这位华师大一附中女生居然爱刷哲学书,因为她要“创造自己的氧气”
这个六年级女生读了1000多本书,从不上补习班却考年级第一!她说:少刷题,多读书,读书最重要的是“动感情”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