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洪震南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神秘的死亡之谷-大众悦读

全部文章 admin 2019-08-18 336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神秘的死亡之谷-大众悦读


一带一路 @ 丝绸之路原生态文化系列 @ 您应该了解的.......

神秘的死亡之谷
伊曼儿

罗布泊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在塔里木盆地东部,海拔780公尺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蒙古语罗布泊即(多水汇人之湖)。古代称沏泽、盐泽、蒲昌海等。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较多,西北侧的楼兰城为著名的“丝绸之路”咽喉。
由于河流改道和人湖水量变化,湖面逐渐缩小。沿岸盐滩、荒漠广布,人们虽然经多次考察,但还是没有找到罗布泊的确切位置,于是科学家们对罗布泊是否是游移湖产生了争论。
有人称罗布泊地区是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古丝绸之路就从中穿过,古往今来很多孤魂野鬼在此游荡,枯骨到处皆是。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路过敦煌时,在《大唐西域记》中曾写到“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者则死,无一全者。”为揭开罗布泊的真面目,古往今来,无数探险者舍生忘死深入其中,不乏悲壮的故事,更为罗布泊披上神秘的面纱。

有人称罗布泊地区是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
1958年,人们在罗布泊东部发现了一架1949年失踪的飞机残骸,令人奇怪的是,该飞机原本应向西北方向飞行,可其残骸所在的位置却说明飞机曾突然转变航向飞往正南。
1980年,科学家彭加木在对罗布泊进行考察时神秘失踪。为了找到他,中国政府出动了飞机、军队在罗布泊一带进行地毯式搜索,结果却一无所获。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罗布泊成为害人性命的魔鬼之地
1995年,有3个旅行者在罗布泊乘车探险时失踪,其中两人的尸体在距楼兰17千米处的地方被人发现。而就在尸体附近,人们看到死者的汽车上,汽油充足,水和食物都很丰沛。
1996年,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遇难。人们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位经验丰富的探险家会偏离原定路线15千米……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罗布泊成为害人性命的魔鬼之地?
普尔热瓦尔斯基是19世纪晚期大名鼎鼎的探险家,从1870年开始,他先后四次到中国西部进行探险。1876年,他到仰慕已久的罗布泊进行考察,在考察途中他忽然发现一个之前未曾注意到的事情。他找到的罗布泊的位置竟比地图上标注的更靠南一些。他粗粗一算,二者大概相差1个纬度。
更令普尔热瓦尔斯基惊讶的是,他发现罗布泊竟然是一个淡水湖,不仅如此,湖附近还生活着不少动物阿努比斯公寓。
普尔热瓦尔斯基把这一经历写成论文,结果遭到了学术界的嘲笑,很多学者认为普尔热瓦尔斯基迷路了,所见的根本不是罗布泊。但后来,却有数位探险家都出面证实了普尔热瓦尔斯基的说法,且这些探险家在悉心研究后认为,不是他们找错了地方,而是罗布泊根本就是一个会行走的神秘湖泊。

地球之耳:大耳朵之谜
1972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拍摄的罗布泊的照片上,罗布泊竟酷似人的一只耳朵,不但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对于这只地球之耳是如何形成的?有观点认为,这主要是50年代后期来自天山南坡的洪水冲击而成。洪水流进湖盆时,穿经沙漠,挟裹着大量泥沙,冲击、溶蚀着原来的干湖盆,并按水流前进方向,形成水下突出的环状条带。正因为干涸湖床的微妙的地貌变化,影响了局部组成成分的变化,这就势必影响干涸湖床的光谱特征,从而形成“大耳朵”。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观点,科学家们众说纷纭,争论不已,也许对于罗布泊的争论永远都不会结束。

诡异之谜
为揭开罗布泊的真面目,古往今来,无数探险者舍生忘死深入其中,不乏悲壮的故事,更为罗布泊披上神秘的面纱。有人称罗布泊地区是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古丝绸之路就从中穿过,古往今来很多孤魂野鬼在此游荡,枯骨到处皆是。东晋高僧法显西行取经路过此地时,曾写到“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者则死,无一全者……”魏吉英。许多人竟渴死在距泉水不远的地方,不可思议的事时有发生。
1949年,从重庆飞往迪化(乌鲁木齐)的一架飞机,在鄯善县上空失踪。1958年却在罗布泊东部发现了它,机上人员全部死亡,令人不解的是,飞机本来是西北方向飞行,为什么突然改变航线飞向正南?
1950年,解放军剿匪部队一名警卫员失踪,事隔30余年后,地质队竟在远离出事地点百余公里的罗布泊南岸红柳沟中发现了他的遗体。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国家出动了飞机、军队、警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地毯式搜索,却一无所获。
1990年,哈密有7人乘一辆客货小汽车去罗布泊找水晶矿,一去不返。两年后,人们在一陡坡下发现3具卧干尸。汽车距离死者30公里,其他人下落不明。
1995年夏,米兰农场职工3人乘一辆北京吉普车去罗布泊探宝而失踪康敏扮演者。后来的探险家在距楼兰17公里出发现了其中2人的尸体,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汽车完好,水、汽油都不缺。
1996年6月,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徒步孤身探险中失踪。当直升飞机发现他的尸体时,法医鉴定已死亡5天,既不是自杀也不是他杀,身强力壮的他到底是因何而死呢?

美国也有个“死亡谷”
瑞士人斯文赫定认为,流入罗布泊的塔里木河将大量泥沙带入了湖里,导致罗布泊湖底的泥沙越来越多,而随着泥沙量的增多,罗布泊的高度也在增高。再加上水往低处流,当罗布泊的湖底高到一定程度,湖水就会自动流向地势低的地方。久而久之,罗布泊的位置就发生了变化。
如果真如斯文赫定所说,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么多经验丰富的探险家会在寻找罗布泊的途中偏离了方向。

罗布泊谜团重重
但中国的科学家却并不认同斯文赫定的“罗布泊行走说”。他们认为,在普尔热瓦尔斯基探险的时候,罗布泊会比地图上的标注位置稍稍靠南,是塔里木河下游改道的结果。河流的流动方向变了,在其他地方形成新湖翟鸿森,原有的旧湖因得不到充分水源而日益干涸,普尔热瓦尔斯基等人很可能真的将别的湖错认作罗布泊。
同理,今天的罗布泊不是“移动到别的地方”,而是因塔里木河的变迁而枯竭了。科学家们指出异世猎美,他们在罗布泊一带发现的曾经的湖水沉积物并未发生过间断,而如果罗布泊真如斯文赫定所说会“行走”的话,那么这些沉积物就应该是间断的。
罗布泊究竟是不是“行走的湖泊”,直到今天,科学界也没有得出定论。

试解罗布泊蓝城消失之谜
罗布泊,古称盐泽,是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东边、若羌县以北的一个已干涸的咸水湖,据1928年的测量,面积曾达到3100平方公里,曾经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湖,当时仅次于青海省的青海湖,而目前已经完全干涸,成为一沙漠,不过直至21世纪时许多的新地图仍旧未更正其消失的区域,因此看到的是20世纪时罗布泊的水域范围与形状。
罗布泊曾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海拔780米,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罗布泊(Lop Nor),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在塔里木盆地东部,海拔780公尺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蒙古语罗布泊即(多水汇入之湖)。古代称泑泽、盐泽、蒲昌海等。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较多道北人演员表,西北侧的楼兰城为著名的“丝绸之路”咽喉。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现仅为大片盐壳。
罗布泊,古称盐泽,又名罗布淖尔,先秦时的地理名著《山海经》称之为“幼泽”。 罗布淖尔系蒙古语音译名,意为多水汇集之湖。罗布泊曾有过许多名称,有的因它的特点而命名,如坳泽、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等。元代以后,称罗布淖尔。
罗布泊是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东边、若羌县以北的一个已干涸的咸水湖,据1928年的测量,面积曾达到3100平方千米卡里克二世,,曾经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湖,当时仅次于青海省的青海湖,而目前已经完全干涸,成为一沙漠,不过直至21世纪时许多的新地图仍旧未更正其消失的区域,因此看到的是20世纪时罗布泊的水域范围与形状,罗布泊由于风吹造成湖床淤沙和河流的水量变化,其位置在历史上屡有变动,以前注入罗布泊的水源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和米兰河等。
罗布泊西边有著名的楼兰古城遗迹,而在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约60公里,瑞典考古家贝格曼发现至少有3000年历史的小河古墓群,有棺材千口以上。第一个至罗布泊的中国考古学家是于1930年代两度前往的黄文弼,他在这一带发现了七十多枚汉文木简,其中有四枚写有西汉纪年,他将此地命名“土垠”,1980年时,中国科学家彭加木在此地进行科学考察时失踪。1964年10月6日,中国在罗布泊地区成功试爆了第一枚原子弹,由此奠定了中国的有核国家地位。

罗布泊------干涸之谜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曾经水丰鱼肥的罗布泊变成茫茫沙漠? 这一直是个科学之谜。
中国的科学家初步分析,罗布泊在180-250万年之间,曾经是一个很深的淡水湖皮娜鲍什。科学家发现的湖泊沈积物,是一段长达60米的以青灰色为主的淤泥。据了解,只有在湖水很深,湖底处于缺氧环境时,淤泥才会发青。科学家还在160米以下的地层深处,发现了一些螺壳,它的发现,表明当时的罗布泊还是一个淡水湖。据了解龙儿别传,科学家还发现罗布泊在80万年前曾发生一次强烈变干事件,但并没有完全干涸,之后,罗布泊在漫长的岁月中持续变干,最终于1972年成为荒漠。因此,根据这些已知的结果和湖泊沈积物的地层序列分布荷东第一集,科学家初步推断,罗布泊是在不同时期逐步变干的。
这样的一个解释显然并不能让人满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周昆叔教授则认为,罗布泊干涸的原因很复杂。这里面既是全球性的问题,也是地域性的问题拉法埃拉,除了自然方面的原因,还有人为方面的因素——

全球气候旱化是大背景
大约万年前,地球环境发生了空前的变化王柔柔,即由末次冰期的干冷环境演变成冰期后时期的湿润环境,借此契机,人类文化也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而一万年之后,地质环境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性变化,距今约10000年至8000年为升温期,距今约8000年至3000年为高温期(气候适宜期),距今3000年至今为降温期。这种环境气候的变化规划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与方式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青藏高原隆起是地域因素
除了全球气候的变化之外,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地域性中最重要的原因。在距今7到8万年前,青藏高原快速隆升。这种隆起对中国西北部的气候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罗布泊所处的地理位置位于东亚西北内陆,每年,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几乎都很少到达这里。 从近来的遥感资料判断,孔雀河上游曾发生了一次大的滑坡事件。这次滑坡整个堵塞了孔雀河的河流通道,致使罗布泊的来水被断。

人类过度开发加速罗布泊消亡
人类活动对罗布泊干涸的影响,在晚近期可以说越来越大anjeri。水源和树木是荒原上绿洲能够存活的关键。楼兰古城正建立在当时水系发达的孔雀河下游三角洲,这里曾有长势繁茂的胡杨树供其取材建设绝世剑域。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边筑造了10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他们砍伐掉许多树木和芦苇,这无疑会对环境产生负作用。
罗布泊的最终干涸,则与在塔里木河上游的过度开发有关。当年在塔里木河上游大量引水后,致使塔里木河河水入不敷出,下游出现断流。这一点从近年来的黄河断流就可以得到印证。罗布泊也由于没有来水补给卫岗天天订,便开始迅速萎缩,终至最后消亡。

相关链接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原文欣赏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个罗布泊。自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闯入罗布泊,它才逐渐为人所知。
1980年,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彭家木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失踪;16年后,探险家余纯顺又在那里遇难,更给罗布泊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舞儿签名照,夏季气温高达70℃。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
可是,从前的罗布泊不是沙漠。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罗布泊,“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
翻开有关西域的历史书籍,你会惊异于罗布泊的热闹繁华。

《汉书·西域传》记载了西域36国在欧亚人陆的广阔腹地画出的绵延不绝的绿色长廊,夏季走人这里与置身江南无异。昔日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水系滋润着万顷绿地。当年张骞肩负伟大历史使命西出阳关,当他踏上这片想像中荒凉萧瑟的大地时,却被它的美丽惊呆了。映人张骞眼中的是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从此,张骞率众人开出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另据史书记载,在4世纪时,罗布泊水面超过20万平方公里。到了20世纪还有lOOO多平方公里水域。斯文·赫定在20世纪30年代进罗布泊时还乘小舟文山睡懒觉。他坐着船饶有兴趣地在水面上转了儿圈,他站在船头四下远眺,感叹这里的美景。回国后,斯文·赫定在他那部著名的《亚洲腹地探险8年》一书中写道: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失,罗布泊从此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
罗布泊的消亡与塔里木河有着直接关系。
塔里木河全长1321公里,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内陆河。据《西域水道记》记载黎傲,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1925年至1927年,国民党政府一声令下,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汇入罗布泊,导致塔里木河下游干旱缺水,3个村庄的310户村民逃离家园,耕地废弃,沙化扩展。解放后的1952年,塔里木河中游因修筑轮台大坝,又将塔里木河河道改了过求。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得以好转,胡杨枝重吐绿叶,原来废弃的耕地长出了青草,这里变成牧场。

问题出在近30多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扩大后的耕地要用水,开采矿藏需要水,水从哪里来?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万多立方米。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旨日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罩木河抽干了,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万多市耕地受到威胁。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牛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罗布泊消失了。

金秋十月,我站到了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自治州的塔里木河的大桥上。
放眼望去,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似一道绿色的长城。
胡杨,维吾尔语称做“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胡杨林是牲畜天然的庇护所和栖息地,马、鹿、野骆驼、鹅喉羚、鹭鸶等百余种野生动物在林中繁衍生息,林中还伴着甘草、骆驼刺等多种沙生植物,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牛态体系,营造了一个个绿洲,养育着南疆750余万各民族儿女。
如此重要的胡杨林因塔里木河下游的干涸而夫面积死亡。1%8年,塔甲木河流域有胡杨林780万亩,现在已减少到420万市。伴随着胡杨林的锐减,塔里小河流域土地沙漠化面积从66%上下到84%。“沙进人退”在塔里木河下游变成现实,至罗布庄一带的库鲁克库姆与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合拢,疯狂地吞噬着夹缝中的绿色长城,从中穿过的218国道已有197处被沙漠掩埋。
我们沿塔里木河向西走出200公里后,绿色长城突然从眼中消失。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与两边的沙地成了一个颜色。由于缺水,长达数百公里的绿色长城在干渴中崩塌。
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再向前,我们到了罗布泊的边缘。同来的同志告诉我,再也不能向前走了。若想进入罗布泊,至少要有两辆汽车,必须备足食品和水。我们只得钻出汽车,将目光投向近在咫尺的罗布泊。
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住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我问自己。
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30年前那片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这瞬间从我们的眼中消失。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悲剧并没有止住。同样的悲剧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
世界著名的内陆湖青海湖,50年问湖水下降8.8米,平均每6年下降l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数千年风沙未能掩埋的甘肃敦煌月牙泉,近年来却因当地超采地下水,水域而积从50年代的1.1652万半方米缩小至5397平方米,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十涸之势……这一切也都是人为的!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作者吴岗。)
 

罗布泊-哈密至罗布泊铁路
哈密至罗布泊铁路位于新疆东部的哈密地区和南疆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自既有兰新线哈密地区引出,向西南经规划的哈密工业园区、大南湖煤田西缘继续行进,伴行哈密-罗布泊公路东侧,至线路终点罗布泊镇罗中区。这条铁路也由此成为新疆东部地区联结东疆和南疆的一条铁路线。伯恩安德森
哈(密)罗(布泊)铁路全长约360公里,设计技术标准为国家Ⅱ级单线铁路,内燃机牵引,预留电气化条件。工程总投资32.8亿元,总工期2年。这条铁路最重要的使命是确保罗布泊钾盐外运,它将直接促进新疆优势资源转换和旅游资源开发。 (伊曼儿根据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