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洪震南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许耀南静宁县曹务镇民俗文化产业园-静宁乡村

全部文章 admin 2020-12-21 334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静宁县曹务镇民俗文化产业园-静宁乡村


兰雨霖?提示:点击上方"静宁乡村"免费关注!
各位领导: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静宁县曹务镇民俗记忆博物馆观摩参观。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博物馆的总体情况,该馆是从2014年开始筹划建设,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展馆的布展工作还在完善中。该馆是一座仿古式四合院建筑形式,占地面积450平方米,目前共展出民俗藏品1100余件。展馆分门前、东展区、西展区、百年老屋、院落等5大部分,其中西展区分“农耕民俗馆”“居住民俗馆”“游艺民俗馆”“耕读传家民俗馆”;东展区分“民间艺术馆”“农家生活馆”“服饰民俗馆”“交通民俗馆”,馆内主要以民俗实物、灯箱、图片文字、实景造型为展示形式和展示内容,展馆的主题是“民俗、历史、文化、遗产”。



站在门前大家首先看到的是这14个蜜蜂窝,还原了曹务镇几千年来农家养殖蜜蜂的民俗事象,当你下一次来到这个馆的时候将看到的是蜜蜂繁忙酿造甜蜜生活的情景。门匾“静宁曹务民俗记忆博物馆”是由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著名民俗学家陶立璠题写的。由民俗学家王知三撰写的对联“记忆曹务民间事,凸显地域风情物”表现了整个展馆的思想内容。门道的两边墙上是“记住乡愁”四个大字,乡愁是每一人的家乡情结,守护家园,留住根脉,让我们时刻记住故里故土故乡、乡音乡情乡愁。门顶挂着一顶特大的八卦灯笼。



下面请大家跟我走进博物馆,展馆是以古代曹务的居住形式四合院形式建设的。上房是深门浅窗的修建形式,建筑时间是光绪元年(1875年),距今有142年历史。东西南三面是走廊,门前是仿古的照壁,院中是五谷丰登后民间祭天的祭祀台。





下面请大家跟我进入博物馆西展区,我们看到的这个馆是农耕民俗馆,该馆主要是以实物和实景反映“耕”“种”“收”“藏”等不同时间的农事现象和农用工具,主要有犁、耱、笼头、鞍子、粪斗、锄、铲子、镰刀、木叉、连枷、耙子、木锨、筛子、铡子、风车、麻袋等。我们眼前的这幅“农耕图”大家一定很熟悉了,这是一位农夫正在用牛耕地。这里有三桶铁将军,曹务每到夏秋粮食成熟的时候时常遭受冰雹灾害,“打白雨”就成了曹务地区的一种民俗事象。为了让铁将军更加显灵,粮食安全收割结束,民间就有了祭祀将军的习俗。整个农耕馆的实景有溪水、小桥、石塔、花草、地埂等,给人呈现了一种情景交融的美好田园生活。


下面我们要看到的是居住民俗馆,反映的是曹务乃至静宁的民间居住形式,以防御为主要作用的堡子在战乱年代给人们带来了安全感。进了堡子门是一个典型的民居,东西两厢一面坡的房子反映了曹务几千年来的民间居住形式,院子墙上挂着镰刀、簸箕、筛子、称等农具,地下有纺车、绳车、麦囤、大麻袋、鸡笼、茶炉等,这些很容易勾起我们儿时的记忆,爷爷一代在干完农活回来后,放下手中的工具和草帽,在院里架起火炉喝罐罐茶的情景。这是一个夜晚的农家院落,东向房两个花窗里映射出这家主人,白头偕老,相夫教子的剪影,给人以无限遐想。西向房是一间洞房,洞房里是按传统婚礼场面布置的,墙上有龙凤呈祥的图案,还有长命灯、新稠被、鸳鸯枕和清代末期的炕箱,地下桌子上有清代时期的奁妆盒、酒盅、酒壶、闹洞房换盅用的红头绳系着的两枚麻钱。进洞房时地上放着新娘必须跨过的鞍子、火盆,寓意着新娘婚后日子过得平平安安、红红火火。
这是一组挑盖头的雕塑,在古代曹务,凡男女成婚时,新娘进入洞房后由婆婆拿着擀面杖去挑盖头,寓意婆媳和和气气的意思,新娘盖头挑下后,由婆婆拿到厨房的水缸里用擀面杖搅,这种习俗叫搅盖头,搅去邪恶,搅出吉祥、搅出婆媳之间和睦。西墙角放着四大匠人即铁匠、瓦匠、木匠、水泥匠的工具,这四种匠人是曹务自古以来劳动人民谋生的手段。



下面我们通过这个门进入游艺民俗馆,该馆所有的民间游艺都是曹务遗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主要有抓五子、丢窝、掐方、捉鳖、打隔、狼吃娃娃等近20种内容,再现了一幅曹务农村孩子在门外大柳树下尽情玩耍的情形。



下面一个展馆叫“耕读传家”,“耕读传家”是曹务老百姓非常向往的生活,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殷实养家、立传孝悌。这一组名曰私塾的群雕,反映的是民国初年曹务殷实人家办私学教儿童读书的场景,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所以,“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



正北面是一座建筑形式讲究的上房,上房里是一组“抓岁”的民俗事象,“抓岁”既孩子到一岁时在炕桌上摆上书本、算盘、称、烟斗、笔和墨等物件,让孩子随意去抓,抓到什么预示着孩子将来是什么人才。比如抓到书本意味着将来成为一个读书的先生,抓到算盘就意味着将来成为一个精明的商人,日后可成为善于储蓄的富翁或有钱人。



东展区参观完了,下面请大家到百年老屋去参观,这是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屋,结构为土木结构架子房,非常坚实,在海原大地震中都未倒塌,我们进行维修加固后恢复了原状,这家主人姓王,堂号中信堂,是当地一家富有人家,后来他们的子孙迁出这座院子,这座房子也成为静宁民间保存完整、时间最悠久的民间建筑,上房内是按照当时主人生活的情景布置的,正面墙上挂着临摹左宗棠的中堂和李鸿章的四条屏,还有著名当代书法家启功先生的横幅。长条桌和方桌是原主人的,也有百年以上时间了,桌子上的神龛、神壁、香炉、烛台、香桶等这些都是原主人家的祭祀用品。香盘里的银元和桌子上的古书,炕上的竹席、羊毛毡、缎被、刺绣枕头、宁麻线的拧车、炕桌等,炕桌上的水烟斗、旱烟斗、旱烟袋、旱烟盒、清油灯盏、收音机等物件都是镇政府从民间征集来的民俗物品,摆放在这里,再现了房主人当年生活的场景。



下面请大家到东展区看看,首先看到的是曹务的民间艺术馆,曹务民间艺术的内容形式丰富多样,有秦腔,有眉户,有地摊社火,有傩社火,有皮影戏,有小曲小调等,曹务的皮影戏可以在白天演也可以在晚上演,白天演的叫日影戏,晚上的叫灯影戏。曹务皮影戏多的是传统的历史戏、神话剧等,历史悠久,流传广泛,以前曹务就有五六个皮影戏班,现在只有张屲村张屲社张永良的皮影班子了,还活跃在周边地区。



展馆的墙上还有秦腔脸谱和傩面具,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曹务张屲村上下屲社喊牛唠唠社火,它是甘肃保存完整的古驱傩仪式的活化石。张屲村上下张屲社喊牛唠唠社火,历史悠久,传承价值宝贵,演出内容及演出过程主要有“断五穷”“清庄”“烧社火”等习俗,至今仍可见到古代“驱傩”遗风。“喊牛唠唠”演出前,要演出“娱神娱人”的“地摊社火”,主要内容有反映历史故事的小戏、小曲、小调,整个地摊社火演出结束后,要演一段《道谢曲》,演完后开始“清庄”“断瘟神”。这是整个正月的最后一次演出,时间在古历二月二的晚上,演完要“烧社火”。张屲傩社火已经列为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面是农家生活馆,即农家厨房,我们眼前是一为老人正在伸手往锅台眼塞柴烧火做饭的情景。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所用器具,这是木镲子,罩子,许耀南下面是锅台,按照当地传统习俗有一大一小锅。在小锅上架着一副蒸笼,给人呈现出蒸馍馍的情景,锅台正前方贴的是灶神,用于祭祀。上面有香炉和灯盏,这些是过去所有的粗碗、油坛子。案板上是木锅盖、切刀和箩面箩儿。这是用来储水的水缸,上面墙上放的是擀面杖。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油葫芦、铁镲子、铁勺等。我们再来看这边,这些是草蒲笼、竹笼、油坛子、蒜罐、竹罩子、升子、铁马勺、醋坛、面柜、风匣、大蒸笼等。整个厨房的布置是按曹务农家厨房的摆设还原的,真实的再现了曹务农家厨房的情景。



下面我们去看看服饰民俗馆,服饰馆主要的服饰有衣、袍、裤、裙、鞋、袜等传统服饰,服饰类别有男性服饰、女性服饰和儿童服饰,儿童服饰有虎头鞋、毛线织鞋织袜、虎头猫头枕头等;女性服饰有包头、帽子、旗袍、裹脚、布袜子、护膝、小膝裤、绣花鞋等;男性服饰有大襟白衬衫、大裆裤、八牙帽、长袍、缠腰、棉袄等。这些传统的服饰再现了民国时期人们的穿着习惯。服饰馆的服饰种类很少,我们正在征集民国、现当代有特点的服饰,丰富展馆内容。




解说员
下面是交通民俗馆,交通民俗馆主要陈设一些过去的交通工具,大概脉络是肩挑、手推、骡马运输、娇子、车辆运输发展到现在的机械运输,这个馆大致的布置思路是与交通民俗有关的民俗实物,如牛驴笼嘴、拉套、围脖、鞍子;另外是交通实物,如手推车、架子车、娇子、马车等,这些交通实物反映了几千年来曹务交通发展演变的历史,我们虽然已经远离了这些交通工具,但是把这些交通工具摆放在展馆时,勾起了我们更多的思乡情结。







各位领导,整个博物馆就参观完了,不足之处请大家留下宝贵的意见,我们将在今后的布展工作中进一步完善,感谢大家的参观!
静宁县正昊民俗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马昊
静宁县正昊民俗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陈丁丁
老味道
老味道作坊
曹务特产馆

来源:云鹤美篇更多精彩点击下面文字
啥是好日子?
【值得收藏】静宁掌上生活圈大型综合信息平台,您身边的便民平台
珍珠林山下的一抹暖阳-记古城镇“十佳好婆婆”胡凤英
20年前的静宁是什么样子?
甘肃静宁一老婆天天玩手机,老公生气编了个顺口溜!
【终生禁驾】让你酒驾醉驾、肇事逃逸这辈子别想再开车了!
了解更多乡村故事,请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点关注
以乡音 聚乡情 爱乡土
目前160000+人正在浏览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