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洪震南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许蒿职场中人的价值可分5层,你在哪一层?丨深度好文-悦本生涯

全部文章 admin 2020-08-14 307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职场中人的价值可分5层,你在哪一层?丨深度好文-悦本生涯


本文4000字,建议阅读时长8分钟
有段时间,朋友圈突然被中年危机这个话题刷爆了:
有国外的数据表示——intel统计美国2016年被裁员工里40岁以上超80%(我也不理解intel不好好做芯片,统计这些张家长李家短的事儿干啥);
也有国内的鲜活案例——深圳两房一车的中年男子失业,高房贷下遭遇财务困境。
想想两年前还年轻的自己,现在居然已经步入中年人的行列,不由地也紧张起来了。
面对中年危机,我们整理一下思路,来聊聊中年危机的形成机制和防治手册。
首先提炼观点:
Why引发中年危机的本质原因是——性价比
What打破中年危机的关键点是——加杠杆
How 创造价值的5层境界4种杠杆——技能、管理、资源、思想
1
Why引发中年危机的本质原因是?
性价比!
《未来简史》写到,只有人类会有“持续增长”的预期,这也是推动人类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我们对国家有经济持续增长的预期,对于自己,很自然会有收入持续增长的预期。(比如说,很多人认为自己这些年收入翻了10来倍,其实通货膨胀的结果……)
然鹅,雇佣我们的企业,并不太欢迎这个美好的增长预期。说到底,雇佣关系的本质是公司通过支付薪资购买我们的生产力。
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买方,追求的永远是“性价比”。你就是再喜欢你家的保洁大姐,你也不希望她每年过完年都来跟你商量涨价,对不对?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高效流动,让学习资料可以轻松获取,这为每个人的加速乃至超速成长提供了可能性。1年成为骨干,3年成为核心,5年成为专家,这些在过去听起来就是吹逼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我们身边的活生生的现实。
刚刚毕业的90后李叫兽成为营销大V、百度VP,这种事儿搁在十年前听起来是天方夜谭,只会出现在霸道总裁型网络小说里。而在2017年,它只是一条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社会新闻。
如果说工作技能大差不差(对,我没说完全一致,我说的是大差不差八九不离十,虽然雇佣决策是重决策,但绝对不是精密决策——能充分满足岗位要求就可以张振朗,没人真的有功夫计较你是82分还是87分),25岁初出茅庐闯世界的单身小伙和40岁拖家带口供房贷的大哥相比:
●谁的期望薪酬更低?
●谁的家事儿更少请假更少?
●谁在加班时更能熬?
●招人的时候,你优先选谁?
●裁员的时候,你先出手咔嚓谁?
So,在我看来,中年危机的矛盾,就是中年人群随着年龄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停滞不前的企业雇佣预算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会随着我国未来几年经济增长放缓,愈发突出;在某些面临被颠覆的行业,尤为明显。
2
What打破中年危机的关键是?
加杠杆!(借助某种工具或机制,让一份投入所带来的产出扩大N倍。如果你熟悉彼得·德鲁克、安迪·格鲁夫的著作,对杠杆率的概念一定不陌生。如果你没了解过,我强烈建议你买《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这两本书回家看看——我读书多不会骗你的)
从前文分析下来,我们不禁一身冷汗——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不再是一种自谦,一句调侃,而是当今时代的真实、客观的规律。
但是,容我们怀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想一想,所有人都会遇到中年危机么?——显然不是!你瞅,45岁“高龄”的陆奇刚刚挂帅百度总裁登上了人生巅峰(我知道会有读者吐槽说是人生巅坑,但我还是发自肺腑希望老东家触底反弹、越来越好的~)
百度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陆奇年薪应该是人民币8位数,百度为啥没嫌贵呢?因为他价值大呀!性价比天花板的核心不是员工的价格太高了,而是他的“价值”提升速度没有显著超过“价格”提升速度。
拼体力的运动员,25岁差不多就是巅峰了;拼技能的小职员,35岁达到巅峰难以再突破是非常自然的。这里的关键误区点是——谁告诉你一个知识工作者要一辈子拼技能了?!
公司买的是你的生产力,是你的价值,企业人创造价值的方式有5种,技能只是其中一种,而且是相对比较低阶的一种。(说到低阶是不是内心有点儿小不服,没关系,咱们立马一起分析下!)
3
How创造价值的5层境界4种杠杆
企业人创造价值的方式有5层境界,不同形式的价值创造,也对应着不同的价值分配方式——来来来,快看你在哪一层,误区和局限在哪里,如何改进?
第一层 花力气
力气投入*时间投入=价值产出
只需要投时间,不需要靠脑子,只要身体健康、积极投入就可以了。比如说工地上纯搬砖的力工活儿,比如说打杂实习生做的复印、取快递的活儿。
【花力气的局限】
这种方式纯靠时间精力投入,完全没有杠杆,所以产生的价值有限,在分配上,自然得到的就很少(你看,打杂实习生肯定比正规校招生拿得少吧?力工肯定比水电工拿得少吧?)。而且这种方式,用香港人的话说,口停手停,对于疾病的抗风险能力极低。比如说,特别爱拉肚子的范老师如果去工地上搬砖,就很容易陷入悲惨命运的死循环——赚的少吃地摊→不卫生拉肚子→多请假少拿钱→赚更少吃地摊。(为了让大家加深记忆,范老师竟然对自己如此的狠毒,我都被自己感动了~)
第二层 靠技能
这是城市人口中大多数人的生存方式,许蒿开始用杠杆去实现价值了:技能水平*力气投入*时间投入=价值产出。
技能是我们能借力的第一个杠杆,技能越娴熟、越优秀,杠杆率越大,价值贡献越大,价值分配越多。而且,当面对疾病、生育等身体条件明显下降的情况时,技能型企业人相对于力量型企业人,所受到的影响显著变小,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由于技能都是独特的,且培养较慢、非朝夕之功,所以往往会因为市场供需变化、供不应求的时候,会出现非常显著的大幅溢价(比如说2014年的互联网技能人才,尤其是前端工程师……显然,2014年前端工程师大幅涨薪,不是因为这届前段工程师技能更强了,而是市场对于前端工程师的需求量远大于技能合格的前端工程师数量)。
这个规律给我们的启示是:
1.提前预判市场在未来将会出现显著缺口的技能,提前投入时间训练培养,可以获得超额收益——比如说,你要是有先见之明,考研选了人工智能相关专业,今年硕博毕业年薪就大几十万,听说个别博士已经过百万了。
2.当我们的身价跟同行一起快速增长时,切莫要过分沾沾自喜——让你飞的可能是风,而不是你的翅膀。潮水退去时,谁也不希望裸泳的是自己。所以,越是乘风翱翔的时候越应该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多听听孔子的话,总是不会错的。
【靠技能的局限】
杠杆是有了,但还是在“纯靠自己”做事儿——成不了大事儿。
我知道我这么狠地下论断,很多努力的技能型人会不服。我讲一个自己的故事:
2010年我读研一,加入了Dell的校园市场项目,成了那个项目的第一人——嗯,我一共做了3个季度,每个季度都是全国销冠。据我的老板Andy老大回忆,项目最开始的时候,生猛的范同学一个人就能贡献全国一半儿的量。这是何等的荣耀,这是何等的使命感~可是,就在我沉浸于苦读沟通宝典营销圣经、苦练销售技巧的时候,Andy老大出言点醒了我,他说:“范秦,我并不在乎你下个季度作为销冠还能再多卖百分之几十,你现在就足够好了。我关心的是,我们能不能在全国几十个城市里,复制出上百个你。我们做到的那一天,就是我们项目成功的一天!”
初听着虽然心里不服(妈蛋,我这么努力,勇攀高峰、追求卓越,不仅得不到表扬,老板还明目长大告诉我他根本不在乎!搁谁都得生气啊~),但好在我是个机灵的姑娘,我消化、理解了老板的智慧,践行了他的建议。
那以后,我把精力投入到了全国新城市团队招募上,把心血投入到了新成员的培养上,把时间投入到了每Q精英特训营、每周全国在线YY分享会上。
我因此得到了许多值得交往一生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推动、见证了这个项目从零到一,再到亿。如果没有Andy老大当年的点拨,我也许现在也就是个“超能卖”的卖电脑的中年女子。
我也想请你在苦练技艺的“嗨”中暂时停下来,认真想想一个问题:从今天算起,7年以后,当别人提到你,你希望他们说你是个“超能算”的分析员?“超能画”的绘图员?“超能写”的文案?——还是一个“影响力超大”的商业领袖?哪种人离“成大事者”的形象更近一些?
第三层是靠管理
管理,是把他人变成自己的杠杆。用这种方法,我们才能突破时间精力的客观限制——管理宽度越大,杠杆率越高。就我的观察,方法好的话,管的人越多越轻松;方法不太恰当的话,管的人越多越累。
观察职场女性,到了这一层的人,如果管理做得好,生育面临的损失明显小于前面两层。因为一个管理良好的团队,你不在时也能稳定运转。(我司财务总监前段日子生孩子去了,她远程指导公司的事儿就能不耽误。可如果你是一个负责具体记账工作的技能型会计,你肉身不在公司时,你的工作肯定没法运行吧~)
【靠管理的局限】
虽然杠杆变大了,但还是要投入精力。类似于种庄稼,虽然播种以后未必需要天天到地里签到照料,但是不洒种子不耕田不驱虫就肯定没产出。
第四层 靠资源
这个时侯,创造价值的主要驱动力从劳动变成了关系,人才真正进入躺着拿收益的阶段。如果你细心观察,很多公司都会有这种人存在——而且你老板越擅长用杠杆,这种同事的人数会越多。他上不上班无所谓,只要他是我们公司的人,就会有XXX重要资源向我们敞开大门、为我们所用,给公司创造巨大价值。
如果说管理型像是种庄稼,那资源型就有点像种果树,前期积累可能慢,但是一旦这个树种成了,上面的果子有市场需求,之后的收益就跟当下精力投入不再有线性关系。
当然了,这种人不仅相比于前三种人在时间上更自由——只要愿意出自己的资源,不需要在公司出现,一样可以创造巨大的价值,拿到丰厚的价值分配。而且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比如说他踢球骨折了、生孩子休产假了,都完全不影响他的价值呀,对不对~
【靠资源的局限】
靠资源风险很小、自由很多,但是发挥价值还是有先决条件,比如说,起码,我们人得活着吧……
第五层 靠思想
让更多优秀的人系统理解、深刻认同自己的思想之后,靠这套想法就能影响和改变世界。
比如说特别受大众追捧的乔布斯,比如说我特别认同的高德拉特,他俩前几年都已经过世了。但是你能在各种让人们生活变得更美好、让企业产出更有效率的case中,非常清晰地看到他们思想的影子。甚至我们仔细分析起来,应用他们思想所产生的价值贡献,要超出执行过程中很多人的努力——因为方向对了努力才有意义,方向错了做什么努力都是浪费。
我仔细想啊想啊想,唯有这第五层,是即便人死了还能继续创造价值的方法。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靠思想的前提】
靠思想创造价值,看起来确实美好,但真想要达到,并不容易。先决条件是眼界——见多才能识广,坐井只能观天。必要条件是胸怀——因为中国人有闷声发财的传统,创立新知、传播思想是世俗价值判断下性价比很低的事儿,有思想的人大多数都忙着挣钱去了。
END
作者:范秦,在行双9.9分话题的高口碑行家,得到热销付费音频作者;果壳空间、人大科技园创业导师;前百度学院讲师;百度推广官方教程作者之一。
公众号ID:PMFanQin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悦本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