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洪震南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许秋汉走过这些桥…你便走过了南通的似水流年!-南通人儿登

全部文章 admin 2020-02-19 336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走过这些桥…你便走过了南通的似水流年!-南通人儿登


很少有一座城市,会在城里建那么多的桥,
南通靠江临海,桥就好像是这座城市的年轮,
一座又一座,也许改换了容颜,也许消失不见,
最终,都成为南通城的一部分。月明千里故人来西被闸桥

1919年8月17日深夜,一轮明月孤独地悬挂在暗蓝色的天空上,它将南通城西濠河上的大有坝笼罩在一片如水的光影里。一辆汽车从坝堤上疾驰而过,车里躺着一位年轻的外国小伙子,此时,他已进入弥留之际。就在汽车向东拐弯行到公园二桥(今南公园桥)时,这位年轻人停止了呼吸,这里距离南通医院的大门只有二三百米了。
这位年轻人名叫亨利?特莱克,是荷兰水利工程师。也许是上天的安排,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所经过的公园二桥正是由他设计、督造的,而大有坝在他去世6年后改建成了西被闸——这座闸也是由他一手规划、设计的。

特莱克去世后,南通人将他葬在了风景秀丽的剑山脚下。前几年,在南濠河有斐饭店前的亲水平台上,南通人又建起了特莱克的青铜雕像,雕像面朝着西北方向的西被闸——特莱克生前有一个梦想,就是将大有坝建成一座水闸,使濠河水的引排变得更加通畅,为此,他倾注过大量心血,只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直到1925年,特莱克去世6年之后,他的梦想才最终成为现实。
1947年,西被闸东又建起了一座三孔木桥,这便是西被闸桥的前身。1969年,此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987年,跃龙路拓宽时,紧贴西被闸西又建起一座新桥。此后,所谓的西被闸桥其实是两座以闸为界而又合二为一的桥梁。进入新世纪,这座桥再次得到改造,现在,桥面可容4辆汽车同时通过还绰绰有余。
近一个世纪过去了,西被闸桥头那明月的清辉依旧,一段跨越国界的友情依旧,南通人对特莱克的思念依旧。
枫落河疏秋渐老唐闸大桥

经过4年多的筹备,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四月十四日,由清末状元张謇一手创办的大生纱厂终于正式投产——就是这家位于南通城西北15里外唐闸镇上的纺织厂拉开了南通近代工业发展的序幕。
古老的通扬运河将唐闸镇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这里仅仅只是一座被大片农田所包围着的小集市。那时候,周边的农户几乎家家都有土制的纺车和织布机,在那些漫长的夜晚,“纺纱鸣机杼,百里声相闻”是南通乡间的一道风景。然而,随着张謇的到来和大生纱厂的诞生,唐闸这个曾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张謇办企业是有系统性的:纱厂有多余的蒸汽,于是就办起了面粉厂;棉花纺纱剩下了棉籽,许秋汉于是办起了油厂;棉籽榨油剩下了棉籽壳,于是办起了纸厂;纱厂的机器需要更换零件,附近的农民也需要农具和生活用品,于是又办起了冶铁厂——这些厂分布在唐闸镇通扬运河的东西两岸。
几年的苦心经营,曾经荒芜的唐闸镇终于繁荣起来,但是,缓缓流淌的通扬运河却依然阻隔着两岸的交通。于是,1906年,张謇在通扬运河上建起了一座长40多米的木桥,也许是因为此时的唐闸镇“洋味”十足吧,这座桥取名为“大洋桥”,唐闸的百姓也习惯将它叫作“西洋桥”。1914年和1954年,大洋桥得到两次重修。1966年,原大洋桥拆除,在其南边不远处新建一座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这就是现在的唐闸大桥。

又是40多年过去了,唐闸大桥已逐渐显出老态,当年张謇在这里创办的大达内河轮步公司早已不复存在,他所修建的中国第一条公路——唐闸至天生港的港闸公路也已旧貌换新颜,那些曾经风华绝代的西式建筑更是物是人非。不过,人们不会忘记,张謇的事业是从唐闸大桥两侧起步的,南通的近代发展史是从唐闸大桥两侧起步的,日后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南通的辉煌是从唐闸大桥两侧起步的。
正如张謇先生自己所说的那样,“天之生人,与草木无异,若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他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事业,还把他终其一生所追寻的光荣与梦想留给了南通、留给了未来,南通人将永远铭记他的功绩。
世事摇曳波底月公园桥

在民国后期,公园桥初建的时候,它是一座木质桥梁,其名称也并不是后来人们所熟知的“人民公园桥”——那时,它叫“博物苑桥”。新中国成立后,南通博物苑的植物园部分另辟为人民公园,这座桥才有了现在的名称。1964年,这座木桥改建成了三孔钢筋混凝土桥,虽为新建却也颇具民国风格,直到现在,公园桥依然保持着40多年前的旧模样。
说到公园桥,就不得不说一说南通博物苑了。作为中国第一个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建于1905年,其创始人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的目的在于,为南通的学子们提供一个课外学习和实践的基地。
然而,世事沧桑,1938年3月,南通沦陷后,南通博物苑竟成了日本侵略军的马厩而惨遭破坏,博物苑的藏品除少量转移外,大部分被劫被毁,一时疮痍满目。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南通博物苑才获得了新生。

2005年,就在南通博物苑迎来它百年华诞的时候,由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规划与设计的新馆落成,它与博物苑老馆交相辉映——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实现了完美的结合。与此同时,南通博物苑的河对岸,南通城市博物馆也建成开馆,濠河南北两岸一时文脉悠悠、文气沛然。现在的公园桥畔,濠南别业、城南别业古朴、典雅,博物苑新馆、城市博物馆现代、大气,每每至此,人们总会发出“时光如水、岁月如歌”的感叹。
100年的时空交错,100年的世事流淌——公园桥见证了这一切,桥下的粼粼波光见证了这一切,桥头的无声冷月见证了这一切。
高山长水漾春风怡桥

为了解决通州师范老师和学生们的交通问题,1905年,张謇先生在学校西南面建启秀桥的时候,还在学校内建了一座直通南通博物苑的小桥。这座桥在1952年之后被叫作“怡亭桥”,后来人们又习惯于将它叫作“怡桥”。
怡桥的名称和一位叫顾怡生的南通人有关。顾怡生是通州师范学校本科第一届学生,因学业优异,为张謇所赏识,1906年毕业后得以留校任教。从此,毕生从事师范教育,业绩卓然。
顾怡生思想开明傅小芸,“五四”以后,一直支持进步学生运动。“九?一八”事变后,通师学生游行请愿,他给予热情支持;1932年,他又因营救一位中共地下党学生,遭到当局的软禁;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儿子顾民元投身革命,于1941年不幸牺牲。
在顾怡生的教育生涯中,他曾七次婉拒升迁机会而坚持在通师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他还多次以自己的工资资助贫困学生,他的高风亮节深得师生的敬仰。1952年,顾怡生70华诞,这年也是他从教45周年。通师为了表彰他的业绩,在学校至博物苑的河堤上建了一座四角小亭,取名“怡亭”,于是,亭前的小桥也有了新的名称——“怡亭桥”。那时候,在那些薄雾熹微的清晨或夕阳西下的黄昏,这一带都是学生们读书的绝佳去处。

怡亭和怡桥毁于“文革”,取代它的是一条堤坝,从此,原先连通的东南濠河被人为地分割开来。1998年夏,在濠南路拓宽东延时,怡桥得以复建,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那座长60米的五孔拱桥。在重建怡桥的同时,已荒芜多年的原通州师范后花园也得到了修葺,并重新命名为“怡园”——这同样是为了纪念顾怡生这位先贤。
曾经沧海千层浪木行桥

很多年以前,环绕着南通城的濠河其实是一条开放的河流。据史料记载,那时候,南通城里“小河纵横交错,可通舟楫”。
事实上,自唐宋到清末,盐都是南通地区最重要的物产之一,史称“吴盐”,并曾有“通州白盐,甲诸天下”的说法。那时,南通的先民们“煮海为盐”, 所以,在南通境内,曾经有不少河流都被冠之以“运盐河”的名称——的确,在南通盐业发展史上,它们担当过重要角色。
起源于濠河西岸,呈“之”字形流入长江的任港河就是这样的一条运盐河。在将近1000年的时间内,这条长不过4公里的河上,曾经千帆竞过、百舸争流,那些白花花的食盐从沿海通过水路运进南通城,再从南通城通过任港河运到长江沿线的城市、集镇。
木行桥就架在任港河上,它位于南通城西,与现在的市中心近在咫尺。木行桥建于民国年间,初为木结构桥梁,上世纪六十年代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近年又被改造成了一座双向四车道并带有人行道的现代桥梁。
从木行桥的名称,我们不难推测,当年任港河边是有一家或几家较有影响的木材交易行的——之所以在这里设木材交易行,显然是考虑到任港河交通的便利。

随着时光的推移,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煮海为盐”的落后生产方式逐渐被淘汰,南通走完了作为淮南最重要产盐区的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十里濠河又被规划为风景名胜区,它的航运功能由此终结。从此,曾经舟船穿梭、帆影点点的任港河归于寂寞,起于西被闸、终于长江边任港闸的这条河流仅仅承担濠河的排水任务。
如今,昔日的梦栖桐馆早已荡然无存,只有当年主人手植的五棵法国梧桐还在寻常巷陌中婆娑;如今,木行桥下也不再有舟子的桨声,只有桥头的柳树还在年年岁岁如期而至的春风里荡漾。
谁曾涉水而来,谁又飘然而去?在木行桥的梦里,当年清幽淡远的低吟浅唱、细细微微的岁月章回,都已失落在历史的尘埃和漫长的寂寥中了。
日落斜横百丈虹跃龙桥

“跃龙桥”与“起凤桥”的名称是有着某种意义上的关联的,不过,它们的建成时间却相去甚远——前者建于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而后者则建于明朝中叶。然而,在1979年起凤桥拆除之前,东西相距不到1里的这两座桥,在同一条河上却共同存在了60年,那时,“龙翔凤舞”是南通城里的胜景之一。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经过各方努力,南通已建成一批道路和桥梁,这个偏居江北的小城交通状况大有改观。但是,由于那时南通城内河流太多,行人“临流阻足、望洋兴叹”的现象仍很普遍。尤其是城西的运盐河一带,虽有旧时的起凤桥,可是,这座桥过于偏西,“至城南者往往绕城而行”。
民国九年是张謇的三哥张詧70岁诞辰,生日那天,偌大的南公园内可谓群贤毕至、老少咸集。其中,前来祝寿的10多位老人年龄相加竟超过了一千岁,所以,后来张謇把当天宴请宾客的那座五开间的屋子取名为“千龄观”。和张謇一样,张詧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实业家、教育家和慈善家,鉴于城里民众“无不希冀建桥,以解绕行之苦”的愿望,张詧与张謇商议,将70寿诞所收的礼金拿出来,在濠河西岸、运盐河东头建一座桥梁,这就是后来的跃龙桥。
跃龙桥的建造历时四个月,耗费达18000元之巨,礼金之外由社会各界捐助。南通著名建筑大师孙支厦设计的这座木结构桥梁,设有车行道和人行道,下有13个环洞,长度达87米,为当时“淮南第一长桥”。竣工典礼那天,南通城内万人空巷,大家纷纷赶到濠河岸边,争看这“长虹卧波”的奇观。

1987年,运盐河被彻底填没,张氏兄弟倡导修建的跃龙桥遂不复存在。现在,只有电视塔下的跃龙路的名称还残留着关于那段历史的记忆。
因为跃龙桥的建成缘于张詧的寿诞,所以,在建桥时,桥的每片铸铁栏杆上都饰有“寿”字纹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历过岁月沧桑的跃龙桥已朽坏不堪,在重修这座桥梁时,饰有“寿”字纹的栏杆被拆下送到了市人民公园(今南通博物苑内),用于园内藤东水榭的建造。
今天,这历史的见证物尚存,紫藤花下,那锈迹斑斑的铸铁栏杆似乎还在向后人诉说着当年先贤的业绩。
关注南通资讯
网罗南通风土风情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