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洪震南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许茂山青龙巷今非昔比的鹰楼 有故事的青龙巷(十七)-海丝城南

全部文章 admin 2020-02-11 385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青龙巷今非昔比的鹰楼 有故事的青龙巷(十七)-海丝城南

青龙巷今非昔比的鹰楼
口述:青龙巷7号黄家人
整理:吴华莹01
采访前言
在青龙巷7号的门口,挂着一块醒目的牌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古城示范区“黄雪珍民居”。 打开门,穿过一个小小的走廊,映入眼前的是一座四层砖混水泥结构的洋楼,这栋洋楼建成于1948年,俗称鹰哥楼、黄家洋楼,四楼楼顶上以前有只石雕大鹰,是华侨建筑代表作之一。据说上世纪五十年代,从石头街方向进城,都会先看到这幢楼,它曾经是刺桐港入海口望泉州的最高标志性建筑,今天就来分享这栋洋楼背后的故事。

02
鹰楼的建造者
鹰楼是黄世瑞和黄世泽兄弟俩于1948年建造的。在建造鹰楼之前,黄家兄弟俩经济条件并不好,他们当时租住在李妙森隔壁(现在青龙巷3号)的黄氏古厝里。上世纪三十年代弟弟黄世泽先去了南洋——菲律宾,而哥哥黄世瑞是60年代去菲律宾,经过一番谋生奋斗,开起了银行,后来银行开到了泉州、厦门、上海、香港等地。弟弟负责管理海外的银行,哥哥负责管理国内的银行。泉州的银行当年叫达华信局,后来公私合营廖晓乔,就被并入了中国银行,到了70年代黄世瑞从菲律宾回来后退掉了中国银行的股份,后来搬到香港居住。黄世瑞和黄世泽兄弟的生意在最鼎盛时期,曾经是东南亚前十位富商。
1948年建造鹰楼时,他们还将与家族历史、家风家训有关的内容呈现在大门外墙上,正大门两侧的石雕对联写着:卜维吉日居傍鱼城、瑞兆紫云派衍雁塔,把雁塔钟灵的典故融合进去。紧接着两侧还各有两对独特的砖雕楹联,一对写着江夏传芳、紫云衍派,另一对希望有研究的人士帮忙解答一下。
卜维吉日居傍鱼城
瑞兆紫云派衍雁塔
江夏传芳、紫云衍派
上图这对对联你看得出是什么吗?
是否是“祖德流芳远、宗功行庆长”呢?

03
黄雪珍民居应称为“黄世瑞、黄世泽故居”更为恰当
黄家人认为黄雪珍民居应称为“黄世瑞、黄世泽故居”更为恰当。至于为什么会以“黄雪珍民居”命名,这之间的关系是:黄雪珍为黄世瑞和苏洗娘的女儿,当年黄世瑞在香港有置房,想叫苏洗娘搬到香港,可苏洗娘不肯,她已经习惯了这边的生活,而且作为儿媳妇,她有义务要做公婆和祖先的忌日,因此她留在了泉州,而黄雪珍作为她疼爱的女儿,则留在身边照顾和相互依靠。黄雪珍的子女也都是在青龙巷外婆家长大的。由于当年“授牌”时洋楼里最老的长辈是黄雪珍,因此在没有和黄家人商议的情况下,就直接定为“黄雪珍民居”,黄家人希望能尊重历史事实,更名为“黄世瑞、黄世泽故居”。


04
正在老去的鹰楼
当年的鹰楼气势辉煌,中轴线起依次为石埕、大厅,大门前有走廊,主楼东侧有花圃,传统砖雕富有特色。如一楼大门两侧是江夏传芳和紫云衍派。此外还种了桃树、芭乐、枇杷等各种果树,有大大的鱼池和私家小花园,花园芳香四溢,有牡丹、有玫瑰、有茶花……更重要的是住在这里的二三十口人相聚一堂,和谐美满,其乐融融。黄世瑞的爱人苏洗娘是非常和蔼善良的老人,所以教育出来的孩子也都听话懂事,知书明理。
至于“消失了的鹰”,那是文化大革命躲不开的浩劫,宣扬“破四旧”的人爬到屋顶上,硬生生把石雕大鹰敲下来,在大鹰敲碎没多久,黄世泽就离世了,当时他才50多岁,天妒英才,令人惋惜。文革期间黄家甚至一度大门紧闭,一家人搬到后城居住,等局势平稳后再回到新巷。如今黄氏子孙大多定居于海外——香港、菲律宾、美国、加拿大等,时过境迁,黄雪珍是最后一位在鹰楼居住的老人,因年事已高,2016年搬离青龙巷,住到两位女儿家,由两位女儿轮番照顾,只有忌日回来祭拜祖先。
至此养育了几代人的鹰楼空置了,于是它更加快速的走向老化。屋顶、外墙的砖块一块一块脱落,花园长满杂草,房屋开始渗水,小门到正大门的这一段小走廊已经荒芜走不进去。黄家人回忆起鹰楼刚建造好的雄伟壮观,在鹰楼长大的快乐时光,到文革期间的浩劫,再到如今看到鹰楼老化的模样,感慨万千,不胜唏嘘。
请输入正文

05
新巷家喻户晓的苏洗娘
除了讲鹰楼,讲黄世瑞和黄世泽之外,黄家人还特别介绍了黄世瑞的爱人苏洗娘。说到苏洗娘,新巷、车桥头、聚宝街,乃至整个城南的人都认识她,大家都称她为“阿洗嗯”(说明:“嗯”是闽南话伯母的意思)。洗娘慈祥心软,乐善好施,矜贫救厄。比如别人出来买东西钱被小偷偷了,一时心急、无助哭了起来,旁人都会安慰道“不要哭不要哭,等下洗娘来了和洗娘说一下,她就会帮你的。”过一会洗娘来买菜了,听到别人有困难的消息立马给人家一点钱。平时家庭困难的人也经常受到洗娘的关心、资助:给钱,给物品,给药物等。苏洗娘直到1993年去世,享年89岁,她的“乐善好施”事迹直到今日仍被人们广为传颂。

06
采访后记
这篇采访是社区营造7月份开始进行的“有故事的青龙巷”系列采访的最后一篇。在隘南书记邱向红的帮助下,我才得以和两位黄家人坐到一起聊聊“有故事的鹰楼”,在这之前我完成了对李妙森故居、林廉平故居、林拔瑞故居、陈氏大宅、蔡鼎常故居等名故居后人的采访。除此之外我们还采访了青龙巷的普通居民、青龙宫的负责人、退休的老局长等等,这里面最老的居民98岁,最年轻的39岁,受访人数达到30人。这30人讲述的故事,是他们在青龙巷、横街、道才巷,甚至南门长大的故事,是个人的回忆,家庭的回忆,更是集体的几代人的共同回忆。我在这33天的采访中,得到了太多人的帮助,获得了太多的感动,思考着,书写着,坚持着,成长着,也帮助隘南社造团队实实在在完成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回到7月11日我第一篇采访李天赐伯伯的主题《我从新巷出去,许茂山最后回到新巷》,我想,这个主题恰好也说明了我个人的一个采访目标,让青龙巷的故事传递得更远,但最后让大家的眼光聚焦到青龙巷,助力青龙巷更好的明天的发展。最后,希望这30多天来呈现的将近20篇的采访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感动和直抵人心的力量。

07
最后,附鹰楼建筑欣赏
以上照片吴华莹拍摄于2017—2018年期间
社造小组报道员:吴华莹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