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洪震南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尹清枫神秘北纬30°,古代巴人故里,八百里巴东——山城蝶变的文明之旅-巴东百姓网

全部文章 admin 2018-01-02 295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神秘北纬30°,古代巴人故里,八百里巴东——山城蝶变的文明之旅-巴东百姓网
巴东——山城蝶变的文明之旅
湖北日报 2017-11-23 09:21:29
神秘北纬30°,古代巴人故里,八百里巴东,在1700多年风云中变幻,李白、杜甫、郦道元等历史名人诗咏巴东、北宋名相寇准主政巴东、开国元帅贺龙转战巴东……巴东,一座山水勾勒、历史点染的山城。
创功能、创精神、创环境,一场“六城”创建战瞄准“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省州文明城市”“省级森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优秀旅游城市”标靶,用“六化”画笔描绘山城,常态“十治”破解“十难”。2017年7月至11月四个月时间,巴东陆续摘取“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湖北省森林城市”,演绎了山城文明蝶变的华丽转身。

图为:县城全景
因为创建,所以美丽。十九大报告指出祖巫霸世,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巴东把创建坐标聚焦人民群众尹清枫,让老百姓共建共享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新山城。
在文明和陋习的博弈中,让榜样说话、健全城市功能、全民代言文明、共绘城乡画卷,从县城到12个集镇到322个村,山城文明蝶变之旅始终没有终点,只有创建的动力让巴东一天一个样。

图为:园林县城(谭德魁摄)
一座城市的精神雕塑
乘车驶过巴东长江大桥,桥头伫立的“干净、自强”T牌,是巴东50万人民群众信仰的“巴东精神”。在国道边、行政机关大院里、小区门口,随处可见“巴东精神”的身影。
“如今巴东真的是太干净了,街道上看不到一丁点垃圾,公汽站牌上都是巴东道德模范的图片和事迹。”今年暑假,在广州创业多年的田丹凤回老家冯卓君,刚进城就被清新、干净的县城撞了个满怀。
公交1号线的公共汽车上,一位老人艰难地握住扶手,巴东县信陵镇民族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郑茗瀚立即让出了座位,“微镜头走街头进村头”拍摄组定格到了这温馨瞬间。“这100元我要用来买泡泡糖,若身边的同学改掉一个陋习,我就送他一颗。”郑茗瀚把县委书记亲手颁发给他的“文明传承基金”当做传递文明的火炬,让榜样能量无限释放。
微笑服务好榜样赵红、宋丽娟,礼让斑马线好榜样徐平、谭刚、谭云甲……一个镜头捕捉好榜样、曝光“不文明人”,“好榜样”将获得证书及文明传承基金,老百姓真正成为了创建的主角,文明变身成一双犀利的“眼睛”。“县委书记请我们过早,都有点不好意思呢,心里是满满的温暖。”一时间,县委书记、县长、乡镇书记、城管局长请穿“黄马褂”的人吃早餐刷爆了朋友圈。“县城好比我们的‘客厅’,只有打扫干净,才能迎接好客人。”优秀环卫工人徐龙甲说,社会尊重我们,我们就要让社会收获卫生。
干净是巴东的品牌,自强是巴东的品格,用榜样矗立一座城市的精神雕塑。“从点滴自查、自省、自纠和自改吴子恩,每个人都做自己的文明榜样,我们的家园就不愁不美。”县委书记单艳平这样阐释。降谷零

图为:仙居(谭春魁摄)
一个健全的城市体格
城市的核心群体是人,城市治理和功能服务是检验城市体格是否健康的唯一标准。道路黑色化扮靓城市脸面,开通公交车和出租车激活城区小循环,启动综合治理改善城市机能,在内外调理和“美颜工具”修饰下,山城健康指数蹭蹭往上蹿。
曾经路上灰沉沉、街上光秃秃、夜间黑漆漆。两年时间里,巴东投资1.5亿元实施城区道路黑色化,改造道路27.2公里、人行道13万平方米。很快,一股“黑色风”席卷12个乡镇集镇,从城镇延伸到了乡村。
从扁担一条街到移民新县城,经历四次规划、三次搬迁,山城难免患上一些“城市病”。“打造城市会客厅,用客厅标准建设干净的新巴东。”县委副书记、县长郭玲把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让城市有“面子”,也有“里子”。
投资1.2亿元建设19个停车场、投资1200余万元实施高切坡生态修复、投资2000余万元添置环卫车辆和垃圾箱、投资50万元补助资金推进改造升级农贸市场……深层的护理从根本上治理城乡“三难”问题。从逛地摊式选菜到逛商场式淘菜奥巴马女孩,从黑色的单调夜城到不眠的灯影城市,市民惊呼:“巴东,真有点小香港的感觉!”
紧扣天蓝、水清、地绿、景美标准,巴东打响了一场向山坡争绿、植绿、护绿的运动战:神农新区空闲地绿化2.3万平方米、县城区主干道栽植四季花木2000余株、公园广场改造草坪1.3万余平方米、22个单位(小区)建成生态“立体绿地”、21处高切坡新增绿化面积11.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9%,绿地率3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36平方米,一幅“四季有花、一路一景”的绿地版图横铺山城之上。
内强功能,外辅修补,“城市双修”效应让巴东山城远离了亚健康。在盈彩水岸、绕城线、寇准文化公园、神农新区等市政项目建设的杠杆撬动下,一个健全的城市体格将屹立峡江之滨,一座山水园林城、民俗风情城、体育运动城、梯道博览城、文化旅游城渐显雏形伊相杰。

图为:生态旅游路(陈功龙摄)
一场全民的文明运动
“千六再传世外梦,今朝党率梦圆成。豁然开朗‘石桥坪’锦绣王妃,莺歌燕舞新农村……”一边弹奏电子琴,野三关镇石桥坪社区农民邓习柏自编自唱起了《桃花源梦圆》,“和谐新农村”是他歌词中的高频词。邓习柏是草根歌星,还是个追“星”族,在“十星级”文明户评选中,他摘到了“文化星”。今年8月,邓习柏家旁边的小食一条街火爆开街,一股“追星潮”让石桥坪挤进“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这是巴东县“六城”同创中全民文明运动的一个侧影。
“‘六城’同创,人人都是主人!”“每个人都是文明的代言者和践行者。”打响全域、全民文明战,解除城乡地域限制,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当好动员者、开路者和冲锋者。每周五,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上街文明劝导,镇村干部阵地式文明劝导,各学校引导学生家庭劝导;每周五下午,全县454个机关事业单位、77所学校约6万人开展卫生大扫除。县移民局职工曹必英说尺蠖效应,“如果周五是大雨天不能上街大扫除,天晴了抽休息时间也要去补上。”开展“最美乡镇、最美家庭、最美巴东人”的“三美”评选,激活乡村“美丽细胞”。从城市到农村,文明种子播种到了每个角落。
在城区过斑马线时,机动车都会减速或者停车。没有交通信号灯、没有交警执勤,司机们“礼让斑马线”时刻在循环直播。“我在斑马线上停车时,行人对我微微一笑,好激动!”“斑马线上车让人,真有安全感,点个赞!”斑马线成为共同守护的“文明线”。一张文明网“网”住了50万巴东人民。
无事整酒风、豪华墓碑风、赌博风和消费攀比风“四风”快速刹车,垃圾乱扔乱倒、杂物乱摆乱放、农药和除草剂乱用、行人乱过马路、道路沿线乱停车“五乱”有效根治……作为国家深度贫困县之一,“干净、自强”巴东精神成为精准扶贫战线上比学赶超的制胜法宝。
一幅五彩的城乡画卷
“城南组前三名为金果坪乡、大支坪镇、绿葱坡镇;城北组前三名为沿渡河镇、溪丘湾乡和信陵镇……水聚坪村、孟家垭村、杨柳村等12个村环境卫生问题突出……”11月12日至14日,巴东乡镇“六城”同创比学赶超拉练活动,在较真碰硬中直捣软肋。
从江北、江南到城北、城南的称谓转变,是巴东“六城”同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观念飞跃。“‘六城’同创的标准有国标、省标,要包含国际视野,也要有地方特色。”在创建之旅上,巴东这样清晰定位。一颗“文明弹”,从县城引爆了乡镇、村庄,释放了强大的能量。官渡口镇的“城市阳台”、溪丘湾乡的“武陵茶乡”、茶店子镇的“县城后花园”、水布垭镇的“廪君故里”……12个乡镇张扬个性,摊出新颖的“特色菜”。目前,190余台出租车、22台公交车畅通了县城交通微循环,乡镇开通了城际公交车,形成了一个半小时城乡同心圆。教育、医疗、购物等服务的均等化,让城乡差距日益缩小。
把“六城”同创向纵深推进,把创建触角延伸到村、到社区垣根帝督,这是巴东“六城”同创城乡一盘棋的“游戏规则”。531公里的国省道干线上,20万株银杏树打造出了千里银杏走廊包存林,巴山森林公园、寇准文化公园、大面山红叶森林公园等构成了休闲观景走廊,清江画廊、绝壁天河、巴人河、巫峡口和神农溪等景点连成了生态旅游走廊,一幅幅五彩的城乡画卷正在奇山秀水间泼墨舒展。“一步一景的巴东,随时都会邂逅一段意外的风景。”“京A军团”8名摩友骑摩托车行游秘境巴东时,在微博上留下这样一段话。让乡村更美丽,让城市向往乡村,满满的获得感、认同感和幸福感正“遥感”着文明创建的新征程。
一张拍了10年的照片

“滴、滴、滴……”支好相机三角架,调好光圈、快门猛鬼复仇,轻摁相机快门线,两分钟后,“咔嚓”一声,一张山城夜景图在相机显示屏上瞬间定格。
照片中高楼、江水、航船、大桥……在城区夜灯光芒的辉映下,巴东山城幻作一条光影画廊。11月15日19时,摄影师郑家钦带上设备,驱车来到神农溪小区,在巴东大道外侧一处山坡上选好拍摄点,蹲点择机拍摄夜景山城。“简直太美了,不管怎么拍,都是顶呱呱的片子。”虽寒风直往裤管里钻,今年快70岁的郑家钦仍不放弃捕捉城区不同角度的美。快门声啪啪响个不停,显示屏上弹出的是一张张唯美、大气的山城夜景图。
多年前,郑家钦在女儿的建议下,玩起了摄影。从一开始,他就对拍摄夜景着了迷,零星的办公楼、居民楼灯光,也能拍出几分神韵。
郑家钦一直在巴东县城工作、生活,从老城的扁担街、黄土坡移民山城,再到如今的现代时尚新城,他是一位见证者。“我每年都会在同一个地点拍一张山城夜景照片,然后一年一个对比,但从未遇到一张如意的片子。”郑家钦说。
灯光璀璨的巴东城从黑白切换到五彩底色,逆转就在2015年。“城区建筑有了景观灯,拍出的城市夜景照片别具线条美和轮廓美。”去年,巴东投资2000万元实施了74个单位、195栋建筑亮化工程,一到夜间,山城披上了缤纷的“霓裳”。
踩一个绝佳视点,找一个独特视角,郑家钦为拍好一张山城夜景照,有时要耗费半年甚至一年时间。“我拍的夜景中的山城如一把钥匙,又如一叶心肺,象征打开幸福大门,寓意彰显城市生命之力。”如今,郑家钦的数十张山城夜景代表作已“走”到巴东各宾馆、饭店和街巷。“为这张山城夜景照,我足足等了10年,试拍了上千次,如今终于拍到了我梦中的那般。”今年,郑家钦还邀约广州、上海、武汉、宜昌等地500余名摄友来巴东采风,专拍山城夜景。10年时间煎熬创天君,山城也渐渐被这些“新鲜词”替代:东方威尼斯、小香港、维多利亚港……
为了一张照片,郑家钦拍了10年,也为山城默默代言了10年。“我的镜头里记录了巴东印象,也让巴东印象烙在山外人的印象中。”郑家钦成了山城变迁的见证者和记录者,还成了一个山城印象的传播者。
擦鞋夫妻“转岗”记
“生意咋样?”“不行哟,擦鞋的越来越少了,倒是修了几双鞋。”11月19日21时许破鞋弃妃,谭大明准时打开微信,和远在浙江温州打工的老公李再华视频聊天。
隔着手机屏幕,千里传递关心和问候,是这对中年夫妻的每日必修课。
两年前,谭大明夫妻俩还在巴东县城“专职”擦皮鞋,一家“1元擦鞋店”不仅养活了一家人,还把女儿供到了大学。
擦鞋这一不起眼的小行当,居然收入不菲。除了为人热情、诚信外,谭大明还总结了一个“擦鞋定律”:县城街道都是水泥路面,人行道坑坑洼洼,天晴沾满灰、下雨溅满泥,上街皮鞋就会脏,脏了就要擦。
当时,至少有三四十人和谭大明夫妻一样干上擦鞋这个行当,但红红火火的生意在前年突然一下子冷清了。“擦鞋的人数陡然‘掉’下去了,每天才挣十几块,糊住嘴巴都成问题。”谭大明道出了苦衷。从2014年开始,巴东县先后启动城区道路黑色化一期、二期工程,街道修复和沥青加铺、人行道铺设青石板,由“灰”到“黑”,干净成为山城独特品味和品牌。
山城面貌焕然一新,擦鞋店渐渐“门可罗雀”,擦鞋匠夫妻不得不转行。如今,谭大明加盟修鞋店,转行做补胶、上油、上线修鞋业务,李再华在浙江温州一工地上打工,一天能挣200元,虽比擦鞋辛苦,但看到家乡的变化,他仍十分快乐。
打造“长江边上最干净的县城”,城市美了颜容、亮了肌肤。目前,巴东城镇美化亮化战已告捷,官渡口、东瀼口集镇道路黑色化改造完工,一座南北相对的别样山城正新装出镜。
来源于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