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洪震南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宁县吧籀园芳馨编后记-历史的余温

全部文章 admin 2018-07-08 241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籀园芳馨编后记-历史的余温
明年五月,温州图书馆喜迎百年华诞。温州公共图书馆事业从籀园起步,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前辈们筚路蓝缕, 薪火相传,取得了可歌可泣的业绩。
籀园百年,我们重新出发。传承前辈精神,重温 百年历程,鲍飞纪录与总结图书馆在城市 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与经验,是题中应有之义。
各界读者既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也是图书馆事业的合作者、参与者和见证人, 主体部分理所当然是诸位 读者的文章。此前七十、八十、九十馆庆,我们先后出过《七十春秋录——温州市图书馆馆庆纪念集》《温州市图书馆建馆八十 周年纪念集 》《温州市图书馆九十周年纪念集 》,分别收入读者回忆 文章十七篇、十八篇、十四篇乔蒂·阿姆奇 ,这次"读者编" 集中收 录社会各界人士的七十篇文章,份量比较 厚重多兰棍,十分合适 。其次是馆友编,收入新老馆友文章三十篇。两者合计,共一百篇,合百年之数。
读者篇,分六组,前面五组,每组十篇,最后一组二十篇。第一组千鬼黛,不管是阐述图书馆的职能 与使命("文脉的建构者 "),探讨图书馆与文澜阁的历史渊源, 还是回顾 图书馆与地方学术事业的密切关系 (以 《汉语大词典》《温州文献丛书》《温州方言文献集成》《温州市图书馆藏日记稿钞本丛刊》《温州通史》等为代表) ,乃至《温州读书报》的连续 发行、籀园讲坛的不断举办、民间文献展的联合推出,从各个方面从不同领域 苦心孤诣造句,浓墨重彩, 清晰地记录了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轨迹,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第二组,则从不同的历史阶段展示图书馆与图书馆人的精神风貌。第三第四 第五组,均抒写作者与图书馆的情缘,只不过前一组作者以天南海北的师友为主, 第四组则出自本籍学人之手 ,第五组的作者也是本籍学人,文章侧重于反映图书馆对他们学术成长的影响。第六组的文章,选自《七十春秋录 》《温州市图书馆建馆八十 周年纪念集》《温州市图书馆九十 周年纪念集 》等三本纪念集,文字一般不作改动,以存其真 。

馆友篇,十篇一组。第一组是旧文新编, 其中前四篇作者为我们的老馆长王毓英、刘绍宽、孙孟晋、梅冷生 先生。刘先生的《籀园笔记》原载《瓯风杂志》,时隔八十多年,全文重刊,以便读者了解籀园图书馆藏书建设的经过与得失。 孙先生的文章《二十年来之籀园图书馆》, 原载《浙江省立图书馆馆刊》第四卷第三期,当初收入《七十春秋录》时,略去原注二十一条,鉴于注释文字包含不少历史信息,这些注释保留为宜,此次自然予以恢复。梅先生的文章,则查对底本《籀园月刊》,做了必要的订正。需要说明的是,四九年之前的老馆长,不止以上四位, 可惜严琴隐、姚平子、王希逸三位未留下相应的回忆文章,只好付之阙如。好在他们 任内的事迹,刘绍宽的《籀园笔记》,张棡、符璋等人的日记,叶永烈先生的新著,各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差堪告慰。 第二组中濡羽,口述六篇, 选自馆友访谈记录稿,标题系编者代拟。孙宝麟、何浩、阮延陵、郑荣国、潘旭龙、柳树椿先生,侃侃而谈,如数家珍,令人倍感亲切宁县吧。孙先生系前馆长孙孟晋先生哲嗣,其他五位都是我们的老馆友,限于篇幅,郑荣国访谈稿 不得已做了较大的删节,保留了电大培训、古籍部上村征地和学会工作等三段较为出彩的内容。荣国先生前不久离开了我们, 发表这篇稿子,同时寄托我们的思念之情。 其余四篇,郁宗鉴先生《回首十年浩劫中的市图书馆》 初稿发表于《七十春秋录》,后来作者又做了较大的补充,篇幅增加一倍三池苗子,刊于《温州文史资料》第十一辑,我们依据后者收入。陈锡仁与陈寿楠两 先生的文章均选自《籀园》馆刊,陈瑞赞同志 回忆古籍部前主任张宪文先生的文章钴蓝箭毒蛙,与阮延陵、郑荣国先生回忆古籍部的访谈内容相 关联,顺理成章 就编在一起。第三组的作者,既有退而不休的老馆友,也有精神饱满的新同事,还有调离图书馆的 两位前同事 :陈伟玲、邵余安。伟玲、余安两人的文章吴圣贤,与郑张尚芳先生的回忆一样,饱含深情刘先志,读来 感慨不已。籀园 "爱乡爱才爱书"的 传统,在他们三位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最后一组是附录:日记编,从张棡、符璋、刘祝群、夏承焘、夏鼐五家日记中,辑录他们与籀园 (温图)、籀园(温图)人交游的内容,特别是关于籀园 前期活动的记载,生动而珍贵,足以佐证籀园不愧为 近代温州 的学术摇篮夏佐直播间。
经过三个半月紧锣密鼓的工作,《籀园芳馨——温州图书馆百年馆庆文集》终于编选完成了。 在组稿与编辑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情响应与积极支持。 短短的两个半月时间,新约稿共收到五十篇, 有的作者反应神速,动作敏 捷;有的作者慎重其事,考虑周到;还有的作者三易其稿,不厌其烦:无不令人感佩黄频捷。 两篇未采 用,作者给予充分的理解。这四十八位作者中,上海、杭州各五位伊斯力,北京、南京各四位,山西、河北各一位,其余二十八位均为温州本土的学人。 北京王世民、杭州路伟先生,则为附录的编选 提供方便李梦蝶。旧稿里面有二十几篇文章,由古籍部王昀打字; 图片扫描,王昀也出了大力郭茂宸。对一如既往给予帮助的诸位师友 与同事,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大麦户。

总结是为了进步和提高。百年馆庆之际,读者朋友的文章难免溢美之词,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待,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姑且 把大家的鼓励 、点赞化作我们前行的力量吧。
卢礼阳
2018年7月16日起草,7月20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