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洪震南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大潘佳佳神奇的心理学效应让家庭教育事半功倍!-乐涂书画

全部文章 admin 2018-04-03 242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神奇的心理学效应让家庭教育事半功倍!-乐涂书画
一、罗森塔尔效应

在小学六年级书中提起的罗森塔尔效应(RobertRosenthalEffect)亦称“教师期待效应”周大师,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案例』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罗森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
启示: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池上辽一,有的是消极的。老师、妈妈都是孩子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老师、家长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二、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Westerners effect)由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提出,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也就是说人们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案例』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征服堡垒。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灰虎网,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启示:家长奖励孩子,应当要对学习有帮助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
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
三、马太效应

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指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莫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案例』《新约.马太福音》有个故事:天国主人要外出,临走前把家产分给3个不同才干的仆人,分别是五千、二千和一千。那个领五千的随即去做买卖,又赚了五千;领二千的也赚了二千,唯独那个领一千的把银子埋到地里。主人回来,对前两位大加赞赏,用原数奖励他们,却把第三位仆人的千两银子收回来奖给了第一位。这就是《圣经》中"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的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顽强造句,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启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在学校教育中,"马太效应"的作用是消极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班主任更是经常表扬,回到家中也是“别人家的孩子”,学生们给他的是这样的"优待"。老师也容易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而学习不好的孩子,就显得一无是处。如果不注意这种"马太效应",那就必然造成只重视拔尖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放弃差生。所以家长要更多的鼓励孩子,并和老师做好配合,努力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四、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Warm Wind Effect)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雪蛟,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南风效应告诉我们要顺应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启示:多一点“人情味”的表扬,孩子表现会更棒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苏志变。
五、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是指剌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颠沛流离造句,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案例』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启示:千万别揪着孩子的错误不放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罗那尔多,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六、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或称霍索恩效应,20世纪20-30年代,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教授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了实验者效应,称霍桑效应。
『案例』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很不理想。后来大潘佳佳,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
启示:让孩子尽情说出自己的不满、困惑
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作为母亲,要尽量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并且在谈的过程中,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尽情地说,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出自己对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等的不满。
孩子在“说”过之后,鲍飞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他们会感到轻松、舒畅。如此,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更加努力,生活中就会更加自信!
七、增减效应

“增减效应”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
启示:评价孩子,不妨“先贬后褒”
我们在评价孩子的时候难免将他的缺点和优点都要诉说一番,并常常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其实,这是一种很不理想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比如先说孩子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
八: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 The Butterfly Effect)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据研究,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掺和,几星期后赵明爱,竟会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紊乱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并作出了理论表述: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
启示:教育孩子无小事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孩子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戎祥猝死,正确和恰当的王杰杰克逊,可能影响孩子一生;错误和武断的,则可能贻误孩子一生。
九、标签效应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启示:别老说孩子“笨蛋”
这一心理规律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孩子吼“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笨蛋”。
十、登门槛效应

登门槛效应(Skips thresholdeffect/Foot In The Door Effect )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
启示:表扬激励有技巧
在教育中寿县丰华中学,我们也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例如,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从而使孩子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