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洪震南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土地奶奶爸爸妈妈必须关注儿童磨牙症-丽星医疗

全部文章 admin 2017-09-01 205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爸爸妈妈必须关注儿童磨牙症-丽星医疗


磨牙症(bruxism)是指患者习惯性的非功能性的上下牙齿咬合面产生磨动或紧咬症状、通常是不自主的过度地磨耗牙齿。磨牙症会导致:牙磨耗、牙齿敏感、甚至髓腔暴露;面下l/3长度变短、髁突和关节盘相对位置异常,易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咀嚼效率下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肌紧张、肌肉僵硬疼痛;头痛等严重后果。
一、儿童磨牙症的年龄范围与流行资料
磨牙症根据患者年龄分为儿童磨牙症与成人磨牙症。从咬合关系的确立上,儿童在替牙牙合(牙合:牙齿咬合,因该字微信平台中不能显示视觉遗像,下文中均以“牙合”替代)时期,除去第三磨牙的影响,建牙合成熟大概要在第二磨牙萌出后2~3年完成,即15岁左右恒牙牙合关系才能基本稳定,因此一般将恒牙牙合关系确定之前的时期作为儿童时期来研究儿童磨牙症。该时期的磨牙症会严重影响儿童颌位关系的建立,而且儿童磨牙症多延续至成年时期的磨牙症。
2006年Lobbezoo等调查结果显示儿童患磨牙症的概率大约在7%~15.1%之间;我国上海市在2004年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病率达38.4%,男女无性别差异。有文献记载的夜磨牙的发病年龄最小为在婴儿期乳切牙萌出后,即1岁左右。
二、儿童磨牙症的致病因素
1.睡眠姿势 观察发现夜磨牙患者的睡眠姿势一般有其各自的习惯位置。国内祝欣等研究发现病例组中44%的儿童有特定的睡眠姿势,而对照组仅16%有特定的睡眠姿势,均提示特定睡眠姿势与夜磨牙症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原因可能为:患者睡眠时全身肌肉应处于放松的状态,但在侧卧位或俯卧位睡眠时下颌支撑着不正常的头颈位置,曲芷含并处于外部压力的状态中,后牙处于非正中接触状态,为摆脱受到的压力,颞下颌关节及其附属肌组织高度紧张,表现出一种无意识的肌震颤动作,最终导致磨牙。若儿童睡眠时不断翻动身体或改变睡眠姿势,也可能会产生一过性夜磨牙。
另外,有研究发现右侧上下尖牙磨损较重的磨牙症患者,睡眠姿势多以左侧卧位为主;左侧上下尖牙磨损较重的磨牙症患者,睡眠姿势多以右侧卧位为主;而前后牙磨损都较重的患者,多以仰卧位为主;还有上下前牙切嵴对称磨损较重的,多以俯卧位为主。可见睡眠姿势和磨牙症有一定关系,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土地奶奶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睡眠时采取各种各样的姿势神鼎仙根 ,绝大数人并无夜磨牙症状。有报道通过告知家长配合改善有磨牙症症状的患儿的睡眠姿势,随访3~6个月后,患儿磨牙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鉴于磨牙症与睡眠姿势有一定的关系,应当指导家长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要固定一种睡眠姿势,否则不仅可能导致或加重夜磨牙症状,还可能对孩子的头面部发育产生影响。
2.遗传因素 夜磨牙症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应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夜磨牙症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儿童期的夜磨牙症往往在成年期还持续存在,儿童与成年期磨牙呈正相关,因此遗传因素不可忽视。有研究表明:父母有磨牙症状的儿童发生夜磨牙症的概率是父母无症状的儿童的11倍,亲属有磨牙症状的儿童发生夜磨牙症的概率是亲属无磨牙症状的儿童的8倍以上,父母有磨牙症状的儿童较亲属有磨牙症状的儿童发生磨牙症的概率高。这些研究均提示了儿童磨牙症的发生具有很高的遗传倾向。
3.牙合因素 围绕牙合因素是否是儿童磨牙症致病因素的研究一直存在争议。儿童正处于替牙牙合时期,随着乳牙脱落及恒牙的萌出,咬合关系相对不稳定,会出现一些暂时性的咬合紊乱,如恒切牙初萌时暂时性牙列拥挤、上颌中切牙间间隙、上下颌第一磨牙建牙合初期尖对尖咬合关系、暂时性前牙深覆牙牙合等,容易出现牙合干扰,但是这种牙牙合关系会随着恒牙的逐渐萌出自行调整。也有些儿童确实存在乳牙列拥挤、反牙合、内倾型深覆牙合、深覆盖、开牙合等咬合问题,这些问题不会随着建牙合过程自行改善,反而会影响儿童牙合的发育。上述因素都容易出现牙合接触高点,干扰正常的咀嚼及咬合,这时患者就会下意识地通过下颌运动消除这种牙合干扰,重新找到正中牙合或侧向牙合平衡,这种意念形成咀嚼肌痉挛和收缩引发磨牙症。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牙齿、上下颌骨与面部呈相对应的生长发育关系,咬合的异常与其咀嚼功能状况等密切相关。
牙合的不平衡如错牙合、缺牙、个别牙齿缺损或过长、单侧咀嚼等,均与磨牙症密切相关。尤其是后退接触位和牙尖交错位的牙合干扰,一直被认为是磨牙症最普遍的诱发因素。磨牙症牙磨耗部位以全牙列最多,程度以后牙区最重,其次为前磨牙、尖牙和切牙。
磨牙症患者的尖牙磨损情况往往比较严重,常作为诊断磨牙症的最初依据贵花田。Antonio等研究发现患儿正处于混合牙列中出现乳尖牙磨损严重的现象。在恒尖牙萌出之后,更应注意尖牙磨损情况褚一斌。尖牙对下颌的前伸和侧方运动起着制导作用,在侧方运动时,仅工作侧上下尖牙接触,其他牙不接触,对其他牙有保护作用,称“尖牙保护”。磨牙症患者在磨牙过程中,一般先磨损尖牙牙尖,待尖牙磨损到一定程度,其他牙在侧方运动时也开始有接触,即尖牙保护已消失,表现为牙弓内多数牙齿出现磨损,其中尖牙的磨损程度最严重。尖牙保护是失后,侧方运动时可能会出现平衡侧咬合干扰,将进一步刺激磨牙运动,从而形成正反馈,因此有学者认为尖牙磨损是加快磨牙症发展的一种重要的促进因素。
儿童牙列会经历乳牙列、混合牙列、直至恒牙列期,牙合因素在儿童期来说是个相对不断变化的因素,缺乏严格区分各个牙列期与磨牙症关系的研究,牙合因素与儿童磨牙症的关系可能还需要大样本量、长期追踪凋查、针对各个牙列期错牙合评判标准以及丰富采集数据种类等方法做进一步详尽的研究。
4.颅颌面形态因素 儿童时期的颅面形态发育有一定的时问规律可循常飞飞,并在青春前期到达较稳定的状态,而佩戴可摘修复体、充填体形态恢复不良、正畸方案设计不良/用力不当、不良咀嚼习惯如偏侧咀嚼、磨牙症等,都可能引起颅面发育发生骨性偏移。
正常牙合儿童颅颌面结构特征头影测量值存在种族、地域、性别差异。这些因素都无疑增加了磨牙症患儿颅颌面形态的研究难度,研究也相对较少。有学者发现磨牙症就诊患者多数存在上下牙弓的长宽比例相对不协调,这是否成为诱发磨牙症的因素,尚不明确。
5.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很早就被认为是夜磨牙症的发病因素之一,具体如承受压力的程度和个性类型都与夜磨牙症有关联。在婴儿,首先兴奋的源点在口腔,口腔是与外界交流的渠道,且口腔具有表示紧张情绪的功能,驱散精神压力和情绪紧张健康有效的方法是体力运动和精神转移。有些人则选择了磨牙习惯,故磨牙症及其习惯通常被认为是由紧张及其精神压力引起的许云上。
用于治疗磨牙症的夹板
Vanderas等对340名6~8岁的儿童进行24h尿多巴胺的检测、询问病史与临床检查,观察患者的情绪压力状况,结果167名有异常发现,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多种因素对磨牙症的影响,结果显示磨牙症与多巴胺、肾上腺素含量密切相关,认为焦虑和情绪压力是磨牙症的重要因素。研究还指出夜磨牙症患儿表现有较高水平的儿茶酚胺含量,儿茶酚胺含量的高低与人的焦虑水平密切相关,提示患儿有较高的焦虑感。
Restrepo等也提出磨牙症患儿较正常对照组有较高的压力和焦虑水平,差距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从188名磨牙症儿童中选取了33名3~6岁的均无不良牙合关系,无不良口腔习惯的符合相关心理指标的儿童作为试验对象,治疗手段均采用直接肌肉放松和感应性反应2种心理干预方式治疗6个月,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减轻了焦虑水平,故认为心理治疗对减轻儿童乳牙期磨牙症是有效的,从而反向证明了心理因素可能是磨牙症的发病原因。有研究通过使用药物干预焦虑症,磨牙症症状也随着焦虑水平的下降有所缓解李梓溪。
6.神经系统因素 关于磨牙症与神经系统因素的关系也是近年研究焦点所在赵晋亨。在睡眠研究中,磨牙症被认为是睡眠唤醒反应的一部分,磨牙发作时伴有明显升高的短暂觉醒,尤其好发在慢波睡眠1相与2相中,并呈发作与觉醒的交替循环模式,夜磨牙症也是睡眠障碍综合征的一方面。最早通过脑电图观察磨牙症患者的睡眠,发现磨牙发生于浅睡眠期,伴有大脑皮质电活动增加,同时表现出呼吸不规则和脉搏加快,因此认为磨牙症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关。另有调查发现,经常克制感情冲动的人,多半有咬牙和磨牙症。情绪紧张、过度疲劳、思想有压力或白天玩得过于兴奋如睡前看了惊险、恐惧、刺激的电视或卡通,或者周同环境让孩子处于恐惧、过度紧张的状态中等,往往会造成晚上不能平静入睡,即入睡后虽然大脑皮质的大部分处于抑制状态,但仍有一部分处于兴奋状态,致使咀嚼肌收缩而发生磨牙。国内学者也有报道学生考试或月经期问磨牙症发病率升高。学生考试复习期魔女的赎罪,学习、生活较紧张,用脑较多,大脑长时间处于高度集中和紧张状态,各种情绪难以得到及时地发泄,有时就会以磨牙症的方式释放出来,咀嚼器官的紧咬和磨牙活动是个体过度心理负荷的紧急释放通道,因此,咀嚼器官的咬合是衡量机体处理压力的重要指标,适当的夜磨牙可以被认为是预防其他所有因紧张而引起的心理疾患的有效措施。此外,有研究表明儿童磨牙症也可能是儿童的咀嚼神经肌肉系统还没发育成熟造成的。
另外,国内吴晓冉等研究发现,夜磨牙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快速动眼期睡眠潜伏期延长,并且睡眠效率差、觉醒时间延长,提示夜磨牙症不仅对口腔局部健康产生影响,还将对儿童全身各系统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后果。目前,对夜磨牙症病因的认识逐渐向神经电生理方向发展,多导睡眠监测作为客观指标,为评价夜磨牙症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评价手段。夜磨牙症儿童存在睡眠结构紊乱,睡眠效率差,睡眠潜伏期长;夜磨牙症的病因可能与睡眠电生理的紊乱有关。
还有人注意到磨牙经常在夜间醒来排尿时突然发生,提示膀胱机械感受体可能提供刺激引起了中枢神经的冲动,或者是否还存在其他周围源刺激协同作用才发生,具体机制尚在进一步研究中。
7.全身因素 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不平衡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缺锌、血压波动、变态反应,组织胺和一些组织胺样物质在机体紧张过程中的作用等都可能引起夜磨牙。国内有报道对68例5~14岁的儿童夜磨牙患者通过补锌和维生素B改善磨牙症状,提示儿童磨牙症可能与缺锌和缺维生素B有关。缺锌可致食欲低下喜家有女,接着造成维生素B缺乏,维生素B能营养肠道黏膜促进锌吸收,二者相互影响,与磨牙症是否有关需更详尽的探讨。也有学者提出,儿童睡前进食过饱,积食、消化不良,使胃肠道内的细菌所分泌的毒素吸收后刺激到大脑皮层,使其兴奋或抑制过程失调,造成夜磨牙。
8.肠道寄生虫 肠道寄生虫感染以儿童多见,寄生虫感染以蛔虫多见,寄生虫的活动及其分泌的毒素、代谢产物进入人体内,刺激熟睡者大脑的相应部位,引起咀嚼肌痉挛或持续收缩,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夜磨牙。也有学者认为儿童磨牙症与肠道寄生虫感染无关,缺乏严格对照实验和流行病调查资料。
9.其他因素 随着近年来皮纹学的发展,有相关学者对磨牙症患者的指掌纹类型进行了一些研究。Polat等在研究了磨牙症的皮纹学诊断和病因学后指出,夜磨牙儿童的指纹和掌纹皮纹类型与正常者有显著的特征性差异。另外儿童的一些不良口腔习惯也可能与儿童磨牙症有关,如咬手指、咬铅笔、咬衣物、咬玩具、咬被角等。
Gonealves等通过对592名4~16岁学生的口腔检查和调查问卷研究发现吸吮安抚奶嘴的受试者较易患有磨牙症。也有文献指出多动症的儿童也易发生磨牙症,以及血糖血钙浓度异常等等都可能成为诱发磨牙症的诱因吴延睿。
磨牙症的致病因素目前尚无确切的定论,大多数学者趋向于多因素协同致病学说,在治疗上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各方面情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而儿童磨牙症的致病因素更为复杂,近年来在此方面的系统研究比较少,应该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实验和循证医学研究做进一步的探讨,以进一步完善儿童磨牙症致病因素的研究,以此探索出更加确切、可靠、有效的诊疗手段,建立更加全面系统的治疗体系荆轲守,实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