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洪震南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双截棍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下(谁总结的,太好了!)-历史好教师

全部文章 admin 2017-06-18 250 次浏览
网站分享代码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下(谁总结的,太好了!)-历史好教师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一、知识梳理
1.光武中兴
(1)新朝: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王莽的施政更加剧了社会动荡,引起各地农民起义,其政权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2)东汉建立: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
(3)“光武中兴”:刘秀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原因: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正味记,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权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想亲自行使君权,就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如此反复循环,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于源春。
(2)影响: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许任媛,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3.黄巾起义: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起义军头裹黄巾,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
二、重难讲解
“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比较
比较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朝代
西汉
东汉
皇帝
汉文帝、汉景帝
光武帝
措施
①提倡以农为本居十方,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丁明山。
②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
③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①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②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共同点
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一、知识梳理
1.张骞通西域
(1)原因: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双截棍,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西汉初的西域,小国林立,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2)第一次: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在途中被匈奴抓住,被扣留10余年之后,寻机逃脱,继续西行,历尽艰难到达大月氏。但是大月氏西迁已久,安居乐业,不愿再与匈奴打仗,张骞只好返回猎杀王座。归途中他又被匈奴抓住,扣留了1年多才得以逃出,回到阔别13年之久的长安。张骞把在西域各国的见闻,以及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向汉武帝作了报告,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3)第二次: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率领使团走访了乌孙等西域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认识到汉朝的富足与强大,纷纷派使节来到长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2.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①背景: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
②路线: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③经济文化交流: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
④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还大力开辟海上交通,从山东沿岸出发的船只穿过黄海,可到达朝鲜、日本。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3.对西域的管理
(1)西域都护的设置:公元前60年家有仙园,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是我国领土。
(2)班超经营西域:东汉班超克服重重困难韩素雅,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他派甘英出使大秦,虽未抵达大秦,但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二、重难讲解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任务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最终被大月氏婉言拒绝,但是这次出使不但了解了西域各国,而且还了解到西域各国想同西汉往来的愿望。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拜访西域各国,加强西汉与西域地区的联系,张骞这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使西域各国与汉朝的往来更加频繁。
三、学法指导
对于本课重点内容,可以采用歌谣的形式进行记忆:张骞两次使西域, 丝绸之路得开通。 陆海贸易大发展, 经济文化相渗透。西域各国归附汉, 加强管理有远见。设立西域都护府, 新疆始归中央管。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一、知识梳理
1.造纸术的发明
(1)纸问世之前,古人把文字刻画、书写在甲骨和简帛上面,或铸刻在青铜器物上面。秦汉时期的公文往来、私人书信以及典籍等都用简帛写成。简用竹木制成,分量很重;帛虽然轻,但价格昂贵。人们使用起来都受到限制。
(2)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以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2.张仲景和华佗
(1)张仲景: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王笑奕。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
(2)华佗: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发明了“麻沸散”;能实施外科手术;创造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健身体。
3.历史巨著《史记》: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书中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无情揭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
4.道教和佛教
(1)道教
①原因: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为道教的兴起提供了土壤。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了流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当时在汉中、巴蜀地区还有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人们只要出五斗米新抱喜相逢,就可以入道或治病。
②影响: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在教义和传播方式上相似,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2)佛教
①创立: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
②传入: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③影响: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重难讲解
1.两汉时期的科技成就
项目
人物
朝代
成就
造纸术
蔡伦
东汉
改进造纸术
医学
张仲景
东汉
《伤寒杂病论》
华佗
东汉
“麻沸散”
“五禽戏”
2.佛教和道教的比较
比较
佛教
道教
不同点
起源
古印度
中国
创始人
释迦牟尼
张角、张陵
教义
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邓楚涵修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
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
传播
经中亚地区传到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后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受到中国贫苦民众的信奉
相同点
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学法指导
对于本课重点内容,可以采用歌谣的形式进行记忆:蔡伦造纸有绝技,华佗麻沸“五禽戏”。伤寒杂病张仲景,后世称他为“医圣”。西汉末年佛教传,东汉明帝建寺院。道教张角张陵创,纪传《史记》司马迁。